-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株分离自海水中芘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pdf
第29卷第1期 海 洋 学 研 究 V01.29No.1
20 1 1年3月 oFMARINESClENCES Mar.,2011
JoURNAL
1)01-0049—07
文章编号:1001—909X(20l
1株分离自海水中芘降解茵的鉴定
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王 静,邱金泉,张雨山‘,杨 波,张晓青,苗英霞,张爱君,张 辉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300192)
摘 要:以芘为唯一碳源,对采自于天津港石油污染区的海水和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分离到1株
芘降解菌,经显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的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的分析,确定
该菌株为施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stutzeri,并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其进行了芘降解性能的测定
及降解途径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36h后,对芘的降解
率达到96%以上。该菌株具有邻二酚2,3一双加氧酶活力,且酶活力随芘质量浓度的增高而提高,可以
确定该菌株是以邻苯二酚为中间代谢物对芘进行降解的。
关键词:生物降解;多环芳烃;芘;施氏假单胞菌;邻苯二酚2,3一双加氧酶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目前,已经从石油污染样品中分离得到多种
0 引言 PAHs降解菌,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黄杆菌
sp.、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
动胶杆菌Zoogleasp.、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
的含有2个苯环以上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水溶性差、 caete sp.等[5.9],
热稳定性强,故能在环境中不断累积并通过生物链富 但其中具有高效降解特性的菌株并不多。
集,其中相当一部分PAHs具有潜在毒性及致癌、致畸 芘(Pyrene)是具有4个苯环的多环芳烃,是检测
特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危害【1]。 环境中PAHs污染的指示物。本文以芘为唯一碳源,
海洋是PAHs的重要汇集地,陆地上和大气中的对取白天津港附近石油污染区的样品进行富集培养,
PAHs可通过入海径流、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海洋,分离获得了1株能高效降解海水中芘的细菌,并对其
同时海上石油泄漏等意外事故也会造成PAHs污进行了分类鉴定及酶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微
染[2],因此开展海洋PAHs污染的治理尤为重要。由生物修复技术,防治海洋环境中PAHs污染等提供基
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多常规的物理、化 础实验依据。
学污染治理方法无法发挥作用,目前,利用微生物的
l 材料
降解特性对PAHs等污染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已成为
海洋环境污染研究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3’4]。高效降 1.1菌种
解菌株筛选是对PAHs污染生物进行修复的前提和 菌种为采白天津港石油污染区近岸泥滩表层0
收稿日期:2009—11-25修回日期:2010—12—15
作者简介:王静(1964一),女,天津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水利用研究。E-mail:wang—nana@163.tom
*通讯作者:张雨山,研究员,E—mail:yushanzhang@hotmail.corn
万方数据
·50· 海洋学研究 29卷1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4-三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pdf
- 1-(4-甲基苄基)哌啶-4-酮-6-氯吡啶-3-甲基肟醚的合成、单晶结构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的测定.pdf
- 1-(5-取代糠基)吲哚啉-2-酮衍生物的合成和初步抗肿瘤活性.pdf
- 10份偃麦草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坪用性研究.pdf
- 177Lu-DOTA-DTPA-Bz-Cys-RGD dimer的制备及正常鼠体内生物分布.pdf
- 17β-雌二醇的危害及其环境行为研究.pdf
- 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pdf
- 2-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pdf
- 2006年夏季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的赤潮生物.pdf
- 2007年本刊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专业进展及其组稿重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