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 趋势投资高手.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尔森 趋势投资高手.doc

保尔森:趋势投资高手 new 来源: 新财富 发布时间: 2010年05月13日 15:53 作者: 文芳 关键词: 新财富;保尔森;投资   做空“危机”   狂赚150亿美元   在次贷危机来袭的2007年,保尔森为公司赚进150亿美元,个人进账37亿美元,成为赚钱能力超越乔治·索罗斯和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詹姆斯·西蒙斯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经过次贷一役,保尔森的基金跻身最大的对冲基金之列,至2008年11月,其资产管理规模达360亿美元。   研究显示,保尔森的主要交易策略是,沽空CDO,做空ABX指数,做多CDS。基于“房价存在40%泡沫”的判断,保尔森选择两组运动方向相反的金融工具:RMBS、ABX指数、CDO以及对冲CDO的CDS等,并做空RMBS、ABX指数和CDO,同时做多价格反向运动的CDS。更重要的是,放大交易杠杆,以12倍于权益的杠杆博取高额利润。保尔森的交易策略,对习惯了单边市的中国投资人,是一个借鉴。   始于2007年2月的美国次贷危机中,被视为始作俑者的对冲基金损兵折将,但成就了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他在2007年为公司赚进了150亿美元,个人进账37亿美元。   保尔森曾供职于贝尔斯登(Bear Stern)的并购部门,1994年成立自己的对冲基金,专注于并购套利(merger arbitrage)和事件驱动投资(event-driven)。至2006年,保尔森的并购基金业绩并不突出,1994-2006年年复合回报率14.79%,高出标普500指数4.9个百分点。   2006年,保尔森公司专门成立做空次贷市场的基金,即保尔森信贷机会基金(Credit Opportunity Fund)。数据显示,扣除费用后,信贷机会基金2007年的回报率高达591.33%,2007年成立的信贷机会基金二期(Credit Opportunity FundⅡ)的回报率也达到352.92%,远远超越同期对冲基金综合指数9.9%及标普500指数5.5%的回报率。   其实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同样嗅出泡沫即将崩溃的不止保尔森一人,在危机中赚钱的也不止保尔森基金。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PIMCO)的债券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Passport的约翰·布班克(John? Burbank)、Harbinger的菲利普·法尔肯(Philip Falcone)同样都在次贷危机中获利,但没有人比保尔森赚得多,没有人比保尔森预判得准确。   保尔森是如何做的?简单地说,其交易策略就是沽空CDO,做空ABX指数,做多CDS。表面上看,这一策略是典型的单向度投资,没有使用任何对冲手段来分散风险。假如金融风暴来袭晚一个季度,也许保尔森在初期亏损时就无法坚持其策略。实际上,在保尔森之前,也有对冲基金因过早看空次贷市场而发生巨大亏损,最终面临清盘的命运。   是什么让这种单向度投资最终获得成功?且看保尔森精密的设计。   预判:房价被高估40%   2006年是美国房价连续飙升的第四年,绝大多数共同基金在这一轮房价上涨中赚得盆满钵满,时年49岁的保尔森作为旁观者,认为在这场盛宴当中潜藏着极大的危机。而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机会的开始。   伴随房价飙升,美国次级证券市场急速膨胀。至2006年,由次贷发行机构发行的次级贷款证券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加上投资银行创造出来的衍生品,总体规模高达13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贷款市场的13.6%,而在1994年,这一比例仅0.9%。 保尔森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证明房价被高估。为此,保尔森派公司的研究员保罗·佩莱格里尼(Paolo Pellegrini,后来担任保尔森信贷基金联席投资经理,2008年11月设立对冲基金)对历史房价展开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利率并不是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长期而言,利率变化对房价没有影响。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反映美国同业拆借利率及资金松紧程度的指标—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的6.5%一路下探到2004年6月的1%,低利率环境和泛滥的流动性,导致美国房价急剧上升。但在联邦基金利率从2004年6月的1%恢复至2006年7月的5.25%的上升周期中,流动性收敛也并未带来房价的下跌(图1)。   从更长的周期看,1995-1999年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75-6%之间,利率相对稳定,但房价仍然保持上涨态势。而1990-1993年,联邦基金利率从8%下降到3%时,房价仍是下降的。在整个1990-2006年的16年间,只有1994-1995年(利率上升而房价下降)和2001-2004年(利率下降而房价上升)这两个阶段符合“低利率支撑房价上涨”的传统论调,其余的11年,利率的升降与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