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蔗糖甜味构效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氯蔗糖甜味构效关系.doc

三氯蔗糖甜味构效关系的分子识别* 郑建仙 高宪枫 袁尔东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 以AH,B,X甜味三角理论为指导,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成功解释了三氯蔗糖的甜味构效关系。蔗糖分子存在两对AH/B双官能实体,即1’OH/2-O和3’-OH/2-O。三氯蔗糖分子的AH/B对是3’-OH/2-O,疏水部位X包括1’- CH2、1’-Cl、4-Cl以及6’-Cl。 关键词 AH,B,X甜味三角理论 三氯蔗糖 蔗糖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ucralose Abstract Directed by AH,B,X sweet triangle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sucralose was explained successfully on molecular level. Sucrose has 2 AH/B groups, which are 1’OH/2-O and 3’-OH/2-O. 3’-OH/2-O is AH/B groups of sucralose, whose hydrophobic group X include 1’- CH2, 1’-Cl, 4-Cl and 6’-Cl. Keywords AH,B,X sweet triangle theory sucralose sucrose 蔗糖被卤代脱氧后,其甜度可能增加数倍,甚至数千倍。其中,甜度约为蔗糖650倍的三氯蔗糖,已被成功地开发为实用型功能性食品甜味剂,有人甚至还合成出了甜度高达蔗糖7500倍的蔗糖卤代物,而且这可能还不是其中最甜的。因此,研究卤代脱氧蔗糖的结构与甜度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对于揭示甜味剂的呈味机理,以及寻找和开发新型强力甜味剂,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 AH,B,X甜味三角理论 1963年,R.S. Shallenberger提出甜味的AH,B系统理论。1972年Kier在AH,B体系中又引进亲脂的第三结合点,即X疏水部位,并提出著名的AH,B,X甜味三角理论,使AH,B系统理论得到了重大完善。甜味三角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AH,B双氢键假说的不足,特别是对强力甜味剂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尽管这种理论也遭到一些人的怀疑,AH,B,X甜味三角理论仍然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甜味学说。 根据甜味三角理论,A和B是空间相距0.25~,B系统可和位于甜味蛋白受体上另一个合适的AH,B系统进行氢键结合,形成双氢键复合结构。甜味分子和甜味蛋白受体的复合反应虽然没有生成新的产物,但它却引起一个依靠神经冲动传递的甜味刺激,两者间的复合强度决定了甜味刺激强度即甜度[1]。 另外,有些甜味分子还有一个疏水(亲油)结合基团X,在与AH、B分别相距0.35nm和0.55nm的地方与二者构成AH,B,X甜味三角形(生甜团)。X疏水基团是影响化合物甜度的一个控制因素,而不是甜味的先决条件[2]。若没有X疏水基团,则甜味分子与甜味蛋白受体的结合力较弱而不会太甜。若在适当位置引入合适的疏水基团,则甜味分子的疏水性增加,与甜味蛋白受体的作用力也限制增强,而大大提高了甜度。 [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蔗糖的AH,B,X生甜团的分子识别 2.1 生甜团的分子识别 早先在考虑Kier-Shallenber模型的尺寸范围和蔗糖的分子结构后,人们认为蔗糖分子内有两种 可能的三角形生甜团系统[3]:即1’-OH(AH)、2-O(B)、4-H(X)和3’-OH(AH)、2-O(B)、4-H(X),它们均是以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但这种安排只能证明1’-OH/2-O和3’-OH/2-O在充当蔗糖生甜团中AH,B基本单元上的正确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蔗糖C-1’、C-4’、C-6’位上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后均能使甜度显著增加。 随后的研究认为,甜味受体蛋白的亲脂部分是和蔗糖果糖基上的亲脂部位相连接的,如图1所示。由此推测,甜味分子的疏水部位既不是固定的疏水基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验证这一推测,人们猜测增加蔗糖果糖基部分的疏水性,将有助于它和甜受体的结合,从而增强甜味。表1中所收集到的相关卤代蔗糖的甜度数据,支持了这种猜测,因为氯取代果糖基上的C-1’、C-4’和/或C-6’位羟基,均导致蔗糖衍生物甜度的增加。 图1 蔗糖中疏水的果糖部分与甜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