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837-1995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pdf

  • 1
  • 0
  • 约1.8万字
  • 约 16页
  • 2017-08-1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5837-2008
  •   |  1995-12-13 颁布
  •   |  1996-06-01 实施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T 15837一1995 前 言 本标准采纳了ITU1988年G.811建议、G.823建议中的漂动规范和GB13158-91中的各级时钟 兼容性规定。 本标准是为数字同步网制定的第一个数字同步网接口要求,它能保证数字同步网工作在规定的漂 动性能范围之内。 本标准为适应数字网各种业务的发展,规范了基准分配系统中四种接口要求和各级间兼容性准则。 本标准应随着数字同步网的发展而修订。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国珍、李琳、靳广旭、程根兰。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数字 同步网接 口要求 GB/r 15837一 1995 Synchronizationinterfacerequirmentsfordigitalnetwork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送同步基准信号2048kbit/s和2048kH‘四种接口类型,以及网内同步参数和基 准接口的性能规范。(当基准时钟信号跨过两个独立网节点时,本标准仍然适用)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同步网的工程设计和数字同步网的维护运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048-89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进网要求 ITUG.811:1988适用于国际数字链路准同步工作的基准时钟源输出的定时要求 ITUG.823:1988 以2048kbit/s系列为基准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动的控制 3 定义 3门 基准时钟源接口 在基准时钟源输出应提供维护监测点,基准时钟源的输入口、输出口和与之有关的设备接口,定义 为基准时钟源接口。 3.2 基准时钟信号接口 直接接受同步节点二级(或三级,四级)时钟控制的接口为基准时钟信号接口,它定义在数字配线架 上(如图2所示)。 3.3 时钟的快捕工作方式 时钟开始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采用较小的时间常数,使本地时钟频率较快地跟踪并与外来基准信 号频率相近似。 3.4 时钟的自由工作方式 时钟不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它不采用存储技术去维持其频率准确度。 35 时钟的保持工作方式 当外来同步基准信号丢失时,时钟不锁定到外来同步基准,但采用存储技术去维持失去外来同步基 准前最后的一段时间已知的频率准确度,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频率准确度。 3.6 时钟正常工作方式 时钟锁定于外同步基准时,它具有与外同步基准相同的长期频率平均值. I7 时间间隔误差 在 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测量到的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累积偏离。 3.8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12一13批准 1996一06一01实施 G6/T15837一1995 在测量周期内的全部可能的测量间隔中的时间间隔误差(TIE)的最大值定义为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MTIE),如图1所示 例如在测量周期s内取△T的最大值即为MTIEo 相当于长期糠串偏移的斜书 的 冬 与 裂 蓄 名 把 娜 骥 权 例 十 牢 计 时间 己,5 观察阁期 s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