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2006年新乐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试题(鲁教版)》.doc
2005-200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乐教师进修学校 董静
注意: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3分)
⒈补全下列诗句。(4分)
⑴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⑶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
⑷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⒉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3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就是对未来的筹划。
―――――――――――――――――――――――――――――――――。
⒊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6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答:―――――――――――――――――――――――――――――――――――――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57分)
㈠阅读《论语》回答4-10题的问题。(19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可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⒋孔子名――,字―――。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2分)
⒌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标调。(2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说:――――
②人不知而不 愠 愠:―――――
③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④诲人不倦 诲:―――――
⒍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人不知而不 愠。愠:―――――
②学而不思则 罔。罔:―――――
③不耻下问。耻:――――――
④学而不厌。厌:―――――――
⒎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⒏文中的哪句话阐明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2分)
答:――――――――――――――――――――――――――
⒐从文中选出3个成语写在下面。(2分)
答:―――――――――――――――――――――――――――――
⒑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的怎样的治学态度?(3分)
答:――――――――――――――――――――――――――――
㈡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4题的问题。(17分)
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喻为“神木”。“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公元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士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弱?原来战舰是有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
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