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04 市场营销环境28373.ppt
Ch04 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市场营销环境 第一节 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点 第二节 微观营销环境 第三节 宏观营销环境 第四节 环境分析与营销对策 本章结构提示 学习目标 明确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 了解微观营销环境与宏观营销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 认识市场营销环境与营销活动的动态适应关系,明确企业如何制定营销组合去适应营销环境。 学会对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分析的思路与方法,知晓如何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第一节 市场营销环境 的含义及特点 一、营销环境的含义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三、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一、营销环境的含义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 营销活动要以环境为依据,企业要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要通过营销努力去影响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客观性 差异性 多变性 相关性 三、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首先,市场营销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其次,企业营销活动受制于营销环境; 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 第二节 微观营销环境 一、微观营销环境的含义 二、微观营销环境的因素分析 一、微观营销环境的含义 微观营销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联,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包括: 企业本身 市场营销渠道企业 顾客 竞争者 公众 顾客 公众 公众指对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能力有实际或潜在利害关系和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 二、微观营销环境的因素 第三节 宏观营销环境 一、宏观营销环境 二、人口环境分析 三、经济环境分析 四、自然资源环境分析 五、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六、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七、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一、宏观营销环境 宏观营销环境指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 二、人口环境分析 市场是由有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人构成的,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市场的潜在容量。 人口总量 年龄结构 地理分布 家庭组成 人口性别 三、经济环境分析 四、自然资源环境分析 主要指营销者所需要或受营销活动所影响的自然资源。 五、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创造性的破坏力量”,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六、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指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政治形势。 (二)法律环境 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 七、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的总和。 课堂研讨 请列举中国电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环境分析与营销对策 一、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 二、威胁与机会的分析评价 一、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的发展趋势。 市场机会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利益空间和吸引力的领域。 二、威胁与机会的分析评价 (一)威胁分析矩阵 (二)机会分析矩阵 (三)机会威胁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四)市场机会的相关概念 威胁分析矩阵 机会分析矩阵 机会威胁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市场机会的相关概念 1、环境市场机会与企业市场机会 2、行业市场机会与边缘市场机会 3、目前市场机会与未来市场机会 本章结构提示 思考题: 市场营销环境有哪些特点?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何在? 微观营销环境由哪些方面构成?竞争者、消费者对企业营销活动有何影响? 宏观营销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各有何特点? 消费者支出结构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有何影响? 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法律环境对整个营销活动的重要影响。 市场环境分析的方法有哪些?试用其中某一种方法剖析一个营销实例。 案例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黑白摄影过了很长时间才在中国消失。直至20世纪90年代,黑白胶卷仍是大众市场的中流砥柱,而在富裕国家,它早就成了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边缘之地。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得到了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欣然接受,几乎与西方和日本一样。这对柯达(KODAK)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一直希望中国对胶卷的持续需求会有助于减轻它在其他市场向数码技术转变的压力。 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CHINA CULTURE OFFICE EQUIPMENT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420万部传统相机,但2003只购买了360万部。该协会都不愿意浪费时间统计传统相机的销量了,但它估计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