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四章.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二、新文化运动 五 四 运 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3、部分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的活动家。 (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上海: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 北京:李大钊、张国焘。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包慧僧。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谭平山、谭植棠。 日本,法国留学生。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最后一天改为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2、参加会议的代表:12名代表,来自7个地方,代表53名党员。 李达、李汉俊(上海) 张国焘、刘仁静(北京) 毛泽东、何叔衡(长沙) 董必武、陈潭秋(武汉) 王尽美、邓恩铭(济南) 陈公博(广州) 周佛海(日本东京) 包慧僧受陈独秀委托列席会议,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诞生于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之后,坚持和执行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 2、肩负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 3、建党之后党内在思想上存在小资产阶级思想同无产阶级思想的尖锐矛盾。 4、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敌我力量的悬殊性,决定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二、实行国共合作 * *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核心人物 (二)袁世凯死后的权力交接 (三)北洋军阀分裂表现 (四)北洋军阀控制中国情况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四)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五)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怀疑 三、十月革命及影响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四、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三)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 导火线:“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的失败 1、1919.5.4~6.3 运动中心:北京 运动主体:学生 2、1919. 6.3~6.10 运动中心:上海 运动主体:工人、市民、学生 3、1919. 6.10~6.28 运动中心:巴黎 运动主体:留学生 四、五四运动 (四)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原因 (五)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四、五四运动 (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1、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 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范畴 2、从领导力量看,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上看,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奔向社会主义。 4、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说,它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 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2.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1.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次论战。 2.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3.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同改良主义者的论战 (2)同民族资本主义者的论战 (3)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特点及意义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1922年7月16日——23日 中共二大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