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鲁教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word同步测试.docVIP

2012鲁教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word同步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鲁教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word同步测试.doc

第七课 记念刘和珍君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编辑(yì)   黯然(àn)  淋漓(lín) B.噩耗(è) 不惮(dān) 立仆(pū) C.诧异(chà) 踌躇(chóu ) 血痕(hén) D.殒身不恤(xù) 绯红(fěi) 尸骸(hái) 【答案】 C(A.辑:jí,B.惮:dàn,D.绯:fē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惨淡 微寞 有始无终 B.凶残 和蔼 广有羽翼 C.喋血 依稀 赁屋受课 D.暴徒 暴发 阴谋秘计 【答案】 B(A.寞——漠,C.受——授,D.暴发——爆发) 3.对下面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越。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鲜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将爆发革命惊雷。 【答案】 A 4.作者结尾写道:“呜呼,我说不出话。”这样写的用意是(  ) A.心情过于激动、忧伤,实在写不下去。 B.表示还有许多话要说,但故意虚设,让人们共同抨击反动当局。 C.与第一部分照应,作者深感“言不尽意”,还有许多话要说,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 D.表示作者该说的话已说完,是以此来纪念刘和珍君。 【答案】 C 5.下面对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惨象”“流言”分别指反动派屠杀爱国学生的暴行和走狗文人为掩盖其罪行而制造言论。“已使”“尤使”构成递进关系,突出反动派屠杀学生的暴行更使作者愤慨。) 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三个女子在反动派向学生施行暴行时互相救助的行为震撼人心。) 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反语,揭露中外的杀人者相互勾结,屠杀爱国学生的罪行。)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人类前进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但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 【答案】 A(“已使”“尤使”构成递进关系,突出走狗文人的掩盖血腥罪行的言论更使作者愤慨) 6.下面对本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真的猛士”指为国为民奋起斗争的人,“庸人”就是“无恶意的闲人”,“中国人”泛指一切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指诬蔑学生徒手请愿的人。 B.文中引用了陶潜的诗,意思是倘若我们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了。 C.文中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的行为是否定的,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 D.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 【答案】 C(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不是完全否定的,但意义寥寥)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7.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包含着对以往斗争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 8.根据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 (1)“无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恶意的闲人”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庸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