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3.docVIP

2014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3.doc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按照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yì( )断 戈( )壁 chuō( )穿 宽yòu( ) 花卉( ) 灼热( ) dǔ( ) 信 zhì( )息 2、完成下列成语。(6分) 茫无( )际 可望而不可( ) 人迹( )至 优柔( )断 随心所( ) 海市( )楼 3、根据要求,修改下面有语病的一段话。(4分) ①为什么要学习呢!②这是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实验有可以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③人的天性就如野生的花草,学习则好比修枝剪叶。④不仅如此,精神上的许多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善。 (1)为使话题统一,应删去第___句的________ (2)为使上下句关联词使用连贯,第_____句应修改为________ (3)为使用词准确,应将第____句的______改为_______。 4、下面一句话中的括号内应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2分) 我们(①)认识什么事物,(②)必须全面去看,(③)要看到它的正面,(④)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则(⑤)不能有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 A. ①如果 ②就 ③既 ④又 ⑤都 B. ①即使 ②也 ③虽 ④更 ⑤却 C. ①无论 ②都 ③不但 ④还 ⑤就 D. ①不管 ②就 ③与其 ④不如 ⑤也 5.依据下列例句的格式,再写二个句子:(4分) 美是什么?美是失意时朋友的一句鼓励; ; 。 6、下列各句话的语序排列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不仅由于它们能吞食大量害虫,保护谷类庄稼。 ②还因为青蛙色彩斑斓艳丽`逗人喜爱。 ③与“才貌双全”的青蛙相比,癞蛤蟆实在形象丑陋,不堪入目。 ④即使它们为我们“劳苦”功高,要将它们引为座中良朋,却委实难以启齿。 ⑤人类把大多数种类的青蛙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A、⑤④①②③ B、③④⑤①② C、③④①②⑤ D、⑤①②③④ 7.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三十个书写格) (2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 8.口语训练(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读下面课内语段,回答问题。(13分)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4分) (2)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这一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2分) (4)“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一句能否省略?为什么? (2分) (5)“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分) (二)读下面课外美文,回答问题。(13分) 植物缠绕的方向之谜(节选) ①牵牛花、金银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的茎的顶端10~15厘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