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文精讲.docVIP

2014年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文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并序》课文精讲.doc

7.琵琶行并序·课文精讲【课文背景知识】   1.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755年的安史之乱为分界线的唐代文学,随着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也起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贞元、元和年间,内则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乱频仍,赋税繁重,外则吐蕃回纥不断入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迫使诗人不能不正视现实;另一方面一段时间内社会比较稳定,并曾一度在形式上获得全国的统一,也为诗人的改革现实带来一线希望。这就是以批判现实为主旨的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的诗论和创作对这一运动起着指导和示范的作用。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那么,阅读本诗,你能理解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吗?从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谪居的情况中,你能对封建时代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吗?   2.《琵琶行》中有一千古流传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能说出其中的丰富内涵吗?   3.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要把它诉诸文字并非易事,而白居易对琵笆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称道,试体会本文描写音乐的语句,你能说出作者对音乐描写的方法和艺术效果吗?   4.关于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古今中外有许多典型例子,譬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明湖居听书》中的白妞说书,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都有各自的特色,试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篇目看看它们各有什么异同?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讲解   1.学习并掌握本文作者运用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音乐场面形象化表达出来的艺术技巧。   2.不仅要分析白居易和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共同命运,造成他们“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生活基础,还要理解白居易的平民情怀和救世主义的思想基础。   3.作为一首叙事诗,本诗的结构艺术也值得欣赏,阅读本诗,要理解全诗的写作线索以及对诗歌结构的作用。   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明年秋(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之后的第二年。)   因为长句(古义指“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写、作)构成的两个词。今 义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指神态、脸色、姿容,今义指色彩。)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指年龄大,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指从前、刚才、时间副词,今义指方位。)   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指“在……什么中心”,今义指“提醒”。)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指冲出来,今义指鼓起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指整理,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指叹息声,今义指低声交谈或虫鸣或自语。)   凝绝不通声暂歇(古义的“暂”表示短暂的时间,只指时间短,今义指“暂时”含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   (二)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夜”作动词“弹”的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动词“命”后省略兼语“手下人”,名词“酒”作“手下人”的谓语,用作动词:摆酒席)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重”、“轻”分别带宾语“利”、“别离”,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三)特殊句式   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为其如此,下句“举酒欲饮无管弦”才顺理成章。   初为《霓裳》后《六幺》:此句为“平行语省略”(王力《古语诗律学》)。诗词中,短语或句子如果是两个并列的部分组成,有时省略主要成分。这句承前省略掉“为”。与之相同的还有:“今年欢笑复明年(欢笑)”、“春江花朝秋(江)月夜”。   重点突破   1.在朗读的基础上揣摩,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   训练1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揣摩诗歌所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你能体会到诗歌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点拨1?这是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它先着力描写琵琶女精湛卓绝的演奏技艺,又叙述出她令人心酸的悲凉身世,进而联想到作者凄苦冷落的贬谪生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种沦落感,表现了诗人对歌女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车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惨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