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种子成苗与生长的影响.docVIP

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种子成苗与生长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设计论文已经通过各大高校老师审核认可并通过答辩,准确完整无误。欢迎大家下载学习交流。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店主,竭诚为您解答!!

提供各专业全套毕业设计,球球 153893706 四川农业大学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论文 专业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刘帆 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种子成苗 与生长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20、40mg/L的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10、20、40mg/L的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抑制了幼苗的生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了其地下部分的生长,显著提高了根冠比,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总含量均明显增加,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是在10mg/L时相对升高,在20mg/L和40mg/L时相对降低。[结论]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20mg/L为宜。 关鍵词:小麦幼苗;烯效唑;形态指标;生理指标 小麦,是一种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种植。品种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中西部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4.1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53川育20,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1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绿,生长势旺。株高92厘米左右,略开张、整齐,成株叶片中等长宽斜上举。 [(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又名高效唑,Sulgaic等,试验代号为S3307。烯效唑的生理作用很广泛,它能减弱顶端生长优势,抗倒伏,矮化植株,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同时,具有保护细胞膜,细胞器膜,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的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用于小麦时,可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花芽的形成,增强抗逆性。促进茎、叶、根生长,打破顶端优势,防止衰老[2]。 本实验采用对小麦进行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浸种处理,通过研究其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综合反映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增加我们对S3307的认识,同时也可为烯效唑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川育20”小麦,0.1%HgCl2,烯效唑 1.2 方法 1.2.1 小麦种子的前处理选取健康、饱满的“川育20”小麦种子,用0.1%二氯化汞消毒10min,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4次至干净,并于吸水纸上吸干水分。将种子分成4份,分别用浓度为0(CK)、10、20、40mg/L的烯效唑浸泡,于室温条件下浸种24h。再在28℃的恒温箱中催芽3d,注意观察萌发情况并补充水。然后取4个托盘,在底层铺上吸水纸,用自来水润湿(不要有气泡)。将4份种子分别平铺在4个盘内,上面再铺一层吸水纸,将表面润湿并淋少许水。 1.2.2 幼苗的栽植与培养(基质培养)每小组选取一种烯效唑浓度处理的发芽种子60株,分别栽种在以琼脂为基质的2个烧杯中,每杯种30株(栽植方法:以镊子在琼脂上面戳一小孔,将发芽小麦种子的根全部埋入琼脂中,芽留于琼脂面上)。栽好后在琼脂面上浇少量水。每个烧杯做好浓度标记,以每大组为单位集中放置于424温室进行培养,每隔几天适量浇水,以防止琼脂干燥。定期测定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1.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3.1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1)株高、根长、发根数选取10株幼苗,用直尺测量每株幼苗的株高、所有根的最长根长以及每株幼苗的发根数,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2)幼苗根冠比(R/T)将上述测定后的10株幼苗取下种子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开,分别装入各有标记的铝盒中,先置于105℃烘箱中杀青10 min,之后降温至80℃恒温烘干至恒重(约5 h),最后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取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重量并记录,计算根冠比。 1.2.3.2 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1.2.3.2.1幼苗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3]) (1)标准曲线制作(全班统一)取1ml TTC(1mg/mL)10μg/mL。将上述TPF溶液稀释成系列浓度,取10ml容量瓶8个,编号,依次向各管加入TPF溶液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μg/mL,再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以空白做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485nm下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处理选取约发芽种子15个,分别取长约1cm的幼苗根尖45根,吸干表面水分,迅速投入盛有2ml0.4%TTC和2ml磷酸缓冲液的反应混合夜的小瓶中,使根充分浸泡在溶液中。并把小瓶放入37℃恒温水域中保温1小时。 (3)根系活力测定取出根尖吸干后置于研钵中,加入2-3ml乙酸乙酯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把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