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济宁三号矿井4.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济宁三号矿井4.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doc

  1. 1、本文档共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设计论文已经通过各大高校老师审核认可并通过答辩,准确完整无误。欢迎大家下载学习交流。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店主,竭诚为您解答!!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 交通 本区交通便,铁路、公路及水路运输均很发达(图1.1)。铁路有兖(州)新(乡)铁路通过济宁市,向东32km至兖州站,与京沪线相接;向西在菏泽东站与京九线相接,在新乡与京广线相接轨。通往日照港的兖(州)石(臼所)铁路全长316km。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网相连结,铁路运输四通八达。兖州、济宁、邹城的公路已成环形,济东矿区公路横贯井田北部,公路运输甚为便利。京杭运河由北向南流经井田西部,河宽60~80m,平均水深m,全年均可通航。根据水利交通部门规划,京杭运河将建成为南北水上运输的主要航道,经疏通后年通过能力为2500万t。 1.1.2 地形地貌 井田地形由南阳湖区及滨湖冲积平原组成,南阳湖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东部为滨湖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沟渠纵横。井田东部地面标高+32.53m~+37.78m,地势东高西低,自然坡度0.4‰;泗河口冲积扇处地面高程一般在+33m~+35m。井田西部为南阳湖区,根据南阳湖南阳水文站和辛店水文站历年湖水位观测资料,湖面历年平均标高为+34.25m;根据生产阶段湖区钻孔资料,湖底标高为+31.58~33.35m。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1.1.3 湖泊河流 南阳湖分布于井田的西部及西南部,是附近地表水的聚积地。湖区面广水浅,中部水深2m左右,枯水季节常小于1m,偶有湖干现象出现,历年最低水位为+32.32m(1962年3月8日)。洪水季节水深可达4m以上。井田内主要河流有京杭运河、泗河、幸福河及洸府河等,它们以湖盆为中心,分别流入南阳湖。 京杭运河位于井田西部,从北向南至7线西侧流入南阳湖,汛期最大流量为626m3/s(1964年9月6日),旱季流量变小乃至干涸,井田内运河的堤顶高程为+38.9m~+40.1m。 洸府河位于井田北部,自北向南至辛店西侧流入南阳湖,河床宽约400m,汛期最大流量400m3/s(1964年9月1日),旱季流量减小乃至干涸,井田内洸府河的堤顶高程为+34.0m~+38.5m。 泗河在井田东南部的辛闸村以南注入南阳湖,全长142km,流域面积2590km2,河床宽度100m~1000m,每年7~9月最大,3~4月最小,最大流量3380m3/s(1957年7月24日,据鲍家店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最小干涸,河水涨退迅速,属季节性河流,井田内泗河的堤顶高程为+36.4m~+41.5m。 东南部尚有幸福河等,均为季节性河流 1.1.4 气象 本区气候温和,属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据济宁市气象局1959年至2007年观测资料:历年平均降雨量为696.0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为183.7mm(1993年8月5日)。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春季少雨,时有春旱。年平均蒸发量为1774.4mm,年最大蒸发量为2228.2mm(1960年),年最小蒸发量为1451.1mm(1964年)。 历年平均气温为13.9(C,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9(C(1959年7月),日最高气温为41.6(C (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为-4.1(C (1967年1月),日最低气温为-19.4(C (1964年2月18日),多年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C。 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为22.7m/s(1979年6月25日)。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为0.15m;最大冻土深度为0.31m。 1.1.5自然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1.2 井田地质特征 1.2.1 地层系统 济三井田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济宁地层小区。在区域上,除东北部有太古界、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第四系之下发育有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和三叠系等。图1.2。 1.2.2 井田构造 三井田位于南北向的济宁地堑构造内,位于济宁煤田(东区)的中南部。东西侧分别为南北向的区域性断裂孙氏店断层和济宁断层,井田内断层则以受此区域性断裂控制的南北向断层为主。井田的褶曲形态北部以宽缓褶曲为特点,往南逐渐转成北东向、向北西倾伏的单斜构造。 1) 褶曲 经资源勘探、地震探测、建井时期开拓,由钻孔资料、地震解释资料证实,井田内发育褶曲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显示出褶曲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地层倾角不大,褶曲幅度较小,因而褶曲宽缓。 井田内褶曲构造基本特点: ①发育于井田东部的褶曲,多数延展较短,褶曲轴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基本平行、等距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