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考点整合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考点整合 (3)在地域、城乡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4)既有相当的西方文化内容,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整合二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的发展 1.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出行工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是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了传统的轿子、马车,随后机械动力牵引的汽车、火车、飞机等成为民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2.近代以来中国的通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先是近代邮政,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信事业也从19世纪后期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上半期实现了由有线电报到无线电报的飞跃,而电话用户到21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一位。 3.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随着西方先进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及思想领域中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 角度 (1)近两年高考特别注重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侧重于所体现历史史实的阐释和迁移应用 (2)对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报刊影视、交通通讯等高频考点关注 立意 对本讲高频考点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命题立意侧重体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例析 (2011·高考浙江卷)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 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 A 尝试命题1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解析:选B。请注意题干所示时间:1900~1919年。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产生,留学教育不断发展,故①②③④是正确的。“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可排除。 尝试命题2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③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④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首先,下层民众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生活压力的限制,与报刊的关系相对较远;其次,报刊只是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因此③的表述错误,排除即可。 从东西文明的碰撞看中国近代化 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近代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进步、文明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生活近代化的过程。 关注新史观,学会知识迁移 高考例析 (2011·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物质生活 考点串讲分层突破 服装 演变原因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2)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服装 演变表现 (1)_________ 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2)清政府改革官定服饰制度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化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word教案.doc
- 2015高考化学第五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五章第三节《化学键》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word一轮复习学案.doc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镁铝》word教案.doc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化学第八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一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二轮复习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质量》word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上海市奉贤区高三模拟试卷(word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试卷(word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上海市长宁、嘉定区高三模拟试卷(word版).doc
- 2015高考历史上海市高三最后冲刺测试卷.doc
- 2015高考历史专题10《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ppt二轮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专题11《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ppt二轮复习课件.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凯度O2O白皮书.pdf VIP
- 外教社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版)PPT课件(试用版)Unit 15.pptx VIP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专题培训.pptx VIP
- 4.1 我们需要呼吸(说课稿)-四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docx VIP
- 财务工作移交清单模板.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pdf VIP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 跨学科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课件.pptx
-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ppt VIP
- 2025年军工产品标准化大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