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全真模拟测试卷.docVIP

2015高考历史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全真模拟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全真模拟测试卷.doc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2013.5 9.刘邦初即帝位朝会之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后,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贵”的主要来由是 A.君臣名分严明 B.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C.君臣亲密无间 D.君臣产生距离意识 10.《儒林外史》记载:两个读书人在茶馆喝茶,看到一个商人,大概挺有钱,也儒冠儒服,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坐在那里喝茶,于是把那个商人一阵好打:你也敢来冒充儒生!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抑商政策大行其道 B.商人败坏社会风气 C.社会秩序需要维护 D.社会等级观念盛行 11.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件俱用英文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正义。”这直接导致了 A.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B.1862年设立同文馆 C.洋务派掀起自强运动 D.传统经史教育破产 12.“l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30年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是指 A.伦理纲常 B.“天朝上国”的思想 C.“中体西用”的主张 D.君主立宪制藉以“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 A.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B.重商主义政策盛行 C.保护土地贵族利益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14.恩格斯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28.(20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口的增长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 材料二 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驱人归农,无田可耕,驱人归业,无技须人。皆言人多,安能增益? ——(清)汪士铎《乙丙日记》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种人口观的不同点及其理由。(6分) 材料三 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将使全体人民沦于贫乏和困苦的境地。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 材料四 两幅图表 图1: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图2: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化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2008》 (3)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人口变迁中的进步现象,并简析其原因。(5分) (4)我国素有“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人口观念,但在当今社会正在逐渐淡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出现这一变化的必然性。(3分) 2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于廑提出,在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里,工业和商业兴盛的前提首先必须有农业生产的足量剩余,有了足量的农产品剩余,才有可能养活那一部分不再需要自给衣食的商业和工业人口。英国和尼德兰自13世纪后期农业生产剩余量的增长,特别是16世纪前后的加速增长,构成世界历史上亚欧大陆的两端率先工业化、率先进入工业世界的重要背景。万千老百姓由于农业生产剩余增长而产生的对大路货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十五六世纪以至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正在生长的英国和尼德兰是刺激工业特别是乡村工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陈志强《论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 (1)依据材料一,吴于廑提出了什么观点?(1分)其论据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什么?(1分。不能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理念对英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农业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关系。(6分) 【选做部分】 34.(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