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届高考现代中国考点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考点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 服饰 男:长袍马褂(通常服饰) 西装传入
女:旗袍 男:西装流行 中山装流行
女:旗袍改良创新 饮食 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西餐西点受到国人欢迎 社会
习俗 1.鸦片战争后上海广东等地买办开始穿西装
2.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穿西装,剪辫子揭开了断法易服的序幕
3.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禁止缠足”
4.20世纪初革命派“断发易服”表示反清,革命。 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断发易服,禁止缠足”
2、大城市知识分子提倡婚姻自由,妇女解放
3、社交礼仪也发生了变化,“同志、先生”称呼取代了“老爷、大人” (3)变化的特点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程度具有地域上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结果是中国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①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征:从灰蓝色调到五彩纷呈
(2)食: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较匮乏,许多生活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温饱问题没
解决。
②改革开放后: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从吃
饱到吃好转变。
(3)住:①20世纪50—70年代: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
②改革开放后:人民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政府1995年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新风尚:①从50-70年代: 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改革开放以来:注重环保、讲究卫生和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渐形成。
(5)变化的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②党和政府重视改善人民的生活,实施改善民生的政策,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社会福利制度; ③政治环境的变化。如新中国的诞生、文化大革命、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等; 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⑤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中国铁路的诞生 辛亥革命前夕 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民国建立后 进展缓慢。 建国后五六十年代 修建了宝成、鹰厦、成昆、兰新等铁路,结束了西北、西南没铁路的时代。 “九五”期末 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时 间 演变情况 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逐步成为代步工具。 清末民初 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 民国时期 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汽车制造厂,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公路大桥。 (3)航运
时 间 演变情况 鸦片战争后 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列强控制了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4)航空
时 间 演变情况 1909年 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 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事业拉开了序幕。 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航业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①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交通业的发展。③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⑤政府的政策也影响着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2)特点:①从行业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从地域看,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发展快,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③从时间看,近代交通业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④从发展水平看,受中外势力排挤,特别是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发展缓慢;
(3)影响
积极影响: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七章第19讲城市化》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三章第11讲水循环与水资源》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三章第12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九章第22讲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九章第23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章第7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章第8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二章第9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doc
- 【人教版】2012届高考地理《第五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中医诊所申请可行性报告.pptx VIP
- 凉山州布拖县考试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主题阅读)含答案.pdf VIP
- 肺保护-胸外科.ppt VIP
- 巡视巡察领导自查报告问题清单.docx VIP
- 环境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生态.ppt VIP
- 2024下半年四川凉山州会理市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5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练习2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考核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3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在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上讲话党委会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