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训练题文言文 17.docVIP

【人教版】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训练题文言文 17.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训练题文言文 17.doc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题。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矩,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惟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坐语未讫/停车坐爱枫林晚 B.京兆尹赵君谢两卿/广汉跪谢曰 C. D.以类相准/枝枝相覆盖2.下列句子全都表明赵广汉既精于吏职又颇讲情义的一组是( ) ①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 ②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③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④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 ⑤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⑥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56 3.对赵广汉办案特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赵广汉善用钩距,以得事情,可谓之“准”。 B.长安少年,共谋劫人,坐语未讫,吏捕已至,可谓之“快”。 C.二人劫富未遂,“释质”“束手”,广汉又许以“或时解脱”,但终当死罪,可谓“狠”。 D.犯人至冬出死,广汉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可谓之“情”。4.下面对文段的评述,准确的一项是( ) A.该段以“精于吏职”为中心,先概括介绍赵广汉的强健和精明,然后用两个办案的实例予以说明,中心突出,结构也十分紧凑。 B. C.“钩距”是一种侦查手段,相当于现代的推理,当时曾被各级官吏普遍运用于刑事侦查。 D.赵广汉勤劳清廉,除刁民,惩贪官,办案绳之以法。,晓之以情,深得儒家仁爱之理和法家的法治之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郡中盗贼,间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释质,束手,得善相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l~6题。 韩延寿,燕人也,少为郡文学。大将军霍光持政,征郡国贤良文学,问以得失。因擢延寿为谏大夫,迁淮阳太守。治甚有名,徒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民多怨仇。延寿欲更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数年,徒为东郡太守。延寿为吏,尚礼义,好古教化,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遂待用之。 (节选自《汉书·韩延寿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疾苦:疾病痛苦。 B.修治学官,习射御之事 射御:射箭抵御。 C.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曰 布告:公布宣告。 D.接待下吏,恩施其厚而约誓明 接待:迎接款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 称代韩延寿 B.皆便安之 称代上文太平安宁的局面 C.延寿止车问之 称代门卒 D.骑吏闻之,趋之出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