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pdfVIP

肢体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委员第七届换届暨学术交流会 论文集 肢体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陈柏楠,秦红松,李彦州,范长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肢体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远远高于肢体动脉疾病,其种类包含多种静脉血液倒流性疾 病和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对于肢体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 重视,伴随着相关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众多学者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 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4年,在美国召开的静脉疾病研讨会提出了CEAP分类 法,能够准确地对静脉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断,是迄今为止最为规范的分类方法,值得借鉴。由于CEAP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世界各园在病例报告和评价不同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统一性,便于进 行资料分类和统计,从而有利于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进行广泛的对比性研究。在我 国目前仅有少数医院血管外科实行了CEAP分类法的应用,其宣传和普及工作尚待积极开展。 1.肢体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1.1临床辨证论治研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辨证论治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各 地相继报道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开始对辨证论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开始总结辨证 论治的经验。70年代,通过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开始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辨证论治经验。8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从宏观辨证进入微观辨证,宏观辨 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治疗研究中,既重视了 辨证论治分型治疗规律的总结,又注意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血瘀证疾病,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中 充分应用,并总结了一定的规律。1979年,尚德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辨证论治分为:①湿热下 注型,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②血瘀湿重型,宜活血化瘀、利湿通络;⑨脾肾阳虚型,宜温肾健脾、 利湿通络。陈柏楠、秦红松等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和青壮年患者进行治 疗研究,均取得满意疗效。奚九一等治疗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认为是热瘀所致,应用清营 解瘀汤治疗,急性期35例均临床治愈,亚急性期25例中,治愈13例,显效ll例,改善l例。王景春 等报告髂股静脉血栓形成210例,以辨证论治(瘀滞型、湿热型、脾虚型)治疗,治愈率46.7%,显效 率33.3%,好转率l8.6%。侯玉芬等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ll例,366条肢体, 为83.33%,总有效率98.51%。认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周围型患者的治愈率高于中央型和混合型。杜 丽苹等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9例,湿热下注型用四妙勇安汤加减,血瘀湿重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加减,临床治愈109例,显著好转55例,进步2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9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根据病因,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湿热瘀阻、气虚瘀滞和脾虚湿阻3 型进行辨证治疗;对慢性期患者则分为肝郁火旺、瘀血阻络型和脾虚湿蕴、瘀血阻络型辨证治疗,总有 效率达90%。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根据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l临床表现,分为湿热、脉络 瘀滞和脾虚水湿等3型进行辨证论治。综合文献资料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治愈与显著好转率 在85%左右,总有效率95%左右。 1.2溶栓抗凝治疗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疗法,常用药物是尿激酶(UK)和链激酶(SK)。 王嘉桔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溶栓疗法,作了系统论述和总结。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UK已成为主要的溶解血栓药物,但UK的用量大小还不一致,没有标准化。UK的治疗效果,与病情 轻重、病程长短和使用剂量有密切的关系。重组链激酶(r-SK)在临床上仍有使用,但因其发热、过敏 等不良反应而受到一定的影响。1979年,孙建民等对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处理,认为凡症状 期不超过3d者,应用溶栓疗法(SK),可以使静脉血栓消溶。张纪蔚等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35例,每日应用uK4~8万单位,静脉滴注,持续7d。臧广生等报告围产期妇女髂股静脉血 -21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委员第七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