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网查找础和诚的含义,搜集到以下信息:.docVIP

今天上网查找础和诚的含义,搜集到以下信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上网查找础和诚的含义,搜集到以下信息:.doc

今天上网查找础和诚的含义,搜集到以下信息: 旧体字: 礱 笔画数: 10 拼 音: chǔ 部 首: 石 解 释: 础〈名〉 (形声。从石,楚声。本义柱脚石,垫在房屋柱子下的石头) 同本义 云蒸柱础润。--《淮南子·说林》。 又如础石; 事物的基底或根基 础(礱)chǔ柱子底下的石礅。〈引〉基底或根基基~。 更 多 解 释: 础 chu 部首 石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0 础 (1) 礱 chǔ 〈名〉 (2) (形声。从石,楚声。本义柱脚石,垫在房屋柱子下的石头) (3) 同本义 [plinth;stone base of a column] 云蒸柱础润。--《淮南子·说林》。 (4) 又如础石; (5) 事物的基底或根基 [foundation]。如基础 础 (礱) chǔ ㄔㄨˇ 柱脚石~石。基~(基本的东西)。 郑码gzzi,u7840,gbkb4a1 笔画数10,部首石,笔顺编号1325152252 成语名称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汉语拼音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成语释义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 长舆《论莱阳民变事》:“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莱阳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 诚至而谊固——应该是以诚交者吧,意思是如果两个人的结交是以对对方的真诚(诚不是古人所说的信,真诚)为基础,那么如果两人可以坦诚相待,友谊就会永固,这句话全文一般是:“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色落而爱移,以诚交者诚至而谊固”,现在生意人多用这句话来说明自己是以诚相待,不坑不骗,至于是不是就只有他心里知道了。 这段话的本意是劝人结交时,不要贪图别人的钱财或者姿色,而要以心相待,以诚相待,真心对待朋友,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中的一句话,很简单的讲就是要作文章要从心底来说真话。昨天我看了黄庭坚《答洪驹父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六)这篇文章,感触颇深,集中起来就是这句“修辞立其诚”。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之后,始知作文章”(《答洪驹父三首》),分界在绍圣前后是很有道理的。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便改元“绍圣”,绍圣改元标志着北宋后期新党执政,旧党垮台。绍圣前,元丰八年四月,司马光在一封奏章中,也承认新法有“便民益国”之处,建议“为今之计,莫若择新法便民益国者存之,病民丧国者去之”(《上哲宗论新法便民者存之病民者去之》,《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三题作《乞新法之病民丧国者疏》);吕公著谈的更详细,他在《上哲宗论更张新法当须有术》(《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中说,青苗、免役、保甲等法是有一定益处的,需要改造,不宜一并废除,司马光明确表示这和他的认识相同。但是元佑元年三月,司马光、吕公著等执政,使新法荡然无存,这都是意气在作怪。黄庭坚所谓“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也便是此。 元佑四年至元佑七年,几年间,元佑党人蓄意炮制“车盖亭诗案”等,借以置蔡确于死地,并对熙丰新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除。绍圣后,新党在仿效元佑的同时,则明显具有彻底禁锢整个旧党集团,使之在仕途上永不得翻身的目的。黄庭坚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元佑、绍圣更化很明显的影响到文学创作,字这种意气之争的状况下,文人们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 黄庭坚告戒他的外甥洪驺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答洪驹父三首》)这个“好骂”是短处,黄庭坚说的很有道理的,“文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同上)。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东坡文章,妙绝古今,而其病在于好讥刺。文与可戒以诗云:‘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盖深恐其贾祸也。乌台之勘,赤壁之贬,卒于不免。”(乙编卷四,“诗祸”条)苏轼在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对新党人物的贬词中多以“骂”为主,言过其实,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说到实处,只是一个“意气”。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以“骂”为主,但他的“骂”多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也有些,不尽为实),文风泼辣是好事,但是也有个限度,能做到“修辞立其诚”,便是好事,过犹不及,不适中是不好的。 黄庭坚说到杜甫写诗和韩愈作文,没有一个字没有来源,后世人读书少不知其实,虽然取得是古人的东西,但经过改造,点铁成金了。(具体见《答洪驹父三首》)黄庭坚注重学习,但是他不赞成墨守成规,希望能活学活用。黄庭坚经历了北宋以来最大的党争,在其过程中,他一方面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反思文坛作风,将他的这种认识反映到他的文学理论上。实际上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修辞立其诚”的思想溶入文学理论之中。 我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懂的不多,说这些主要在“修辞立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