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A)课程考核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经济学(A)课程考核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处 2007年04月06日政治经济学是电大财经类所有专科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第一学期开出。本考核说明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第二版为依据进行制定,从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参加本课程考核的,主要是电大财经类专科所有专业的学生,包括统招专科生、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各试点专业的专科学生。   二、考核方式及总成绩的构成   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业专科生关于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计算成绩的方式。(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第一次作业为导言和第一、二章的内容,第二次作业为第三章至第六章的内容,第三次作业为第七章至第九章的内容,第四次作业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4次作业成绩总计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电大财经类其他专科生本课程成绩的计算,省、市电大也可参照。    三、命题依据和考核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   期末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本考试说明。在考核层次上,重点掌握的部分要占65%左右,掌握的部分占30%左右,了解的部分原则上不作为考试内容,如果涉及,最多不超过5%。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最基本的知识大体占60%左右,稍灵活一点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的占20%左右。   四、考核内容的层次划分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将教材的全部内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部分,是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都有用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准确记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掌握的部分是学习完这门科学后应该具备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正确理解,准确记忆。了解的部分,是学生应该熟悉的经济常识、经济历史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知道就可以了。    五、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经济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   2.全部试题,在教材中均可以找到规范答案(联系实际的部分除外),个别概念教材中没规范答案的,可以作为重点复习,但不作为名词解释考试。    六、题目类型、结构、考试时间和形式   1.本课程的试题类型有:配伍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六种。   2.题目结构:在全部试题中,总分为100分。其中:配伍题8个,每个1分,共8分;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4个,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3个,每题8分,共24分;论述题1个,16分。   3.考试时间和形式:本课程考试时间为90分种,考试形式采取闭卷。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 导言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生产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生产方式   5.经济规律   (二)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4.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二、掌握:   (一)名词:   1.生产资料 2.劳动资料 3.劳动对象 4.劳动力   (二)问题:   1.经济规律的类型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三、了解:   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章 商品经济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价值   5.具体劳动    6.抽象劳动      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 劳动生产率   9. 货币      10. 货币流通规律   11. 通货膨胀      12. 通货紧缩   13.价值规律    14. 生产社会化    15. 社会分工   (二)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2.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7.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   8.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   9.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