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赤壁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以及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2、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悟能力,由苏轼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有效利用投影增加课堂授课容量。【】【教学过程】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一起走近苏东坡。 正音、解词:
[课堂练习]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壬戌()桂棹()余音袅袅()幽壑()嫠妇()愀然()山川相缪()旌旗()酾酒()横槊()舳舻千里()扁舟()匏樽()无尽藏()狼籍()枕藉()字词积累,疏通课文1、通假字: 举酒属客 冯虚御风:2、古今异义词: 七月既望:古义 今义 纵一苇之所如:古义今义 冯虚御风:古义今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3、一词多义: 扣舷而歌之 歌而和之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侣鱼虾而友麋鹿 正襟危坐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方其破荆州 渔樵于江渚之上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
[组织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巡回指导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一、课文理解:
研习第一段
[提 问]1、划出写景的句子,同桌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背写景物描写的句子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提 问]6、请背写出作者描写箫声的句子,并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 客人因何而悲?
研习第四段。齐读?[提 问]8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做了什么样的回答?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习第五段。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 问]10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 问]11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前后《赤壁赋》写于苏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苏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他想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助读材料一:
全面了解文艺全才──苏轼,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作品有《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8.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9.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3.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4.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 雨巷》教学设计1.doc
- 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再别康桥导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