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易经》文化(哲学与智慧)的二三事
——《易经》学习笔记
朱昌球
一、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赞叹
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与成就颇受列宁的赞誉。
在哲学史上,他创造了正反合辩逻辑定律,在西方哲学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他认为,“物自体”不可知,但他同时又指出“物自体”也是思维,是可知的。因为这种思维不是人的主观思维概念,而是人类社会以前已存在的纯粹精神性的“绝对理念”。“绝对理念”先在纯思维的抽象状态中,按照辩证法的逻辑,自己发展自己,这是逻辑阶段。等到发展完毕后,再把自己“异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阶段;到了人类社会,“绝对理念”摆脱自然物质的束缚,得重新回到与自身相适应的精神阶段。《易经》的变化原理与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完全相通。而黑格尔的哲学影响之大,成就之高,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原来这位西方哲学家也在研习和运用中国的《易经》。
这位大哲学家在他的自传中承认,他所创造的正反合辨证逻辑定律正是得自《易经》的启发。并且在《哲学史讲演录》上,赞叹易经,他感慨地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据说,这位西方哲学家后来曾经感叹地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也许黑格尔的遗憾是真实的,正因为他没有学透中国的《易经》,才对中国古代著作的评价颇失公正,他说:“中国古代的著作里没有哲学”。
《易经》造就诺贝尔奖得主
物理学家牛顿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以力学三大定律闻名于世。他的名字与成就,世界上可以说无人不晓,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科学的化身,但就是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对于自己发明的力学规律,始终解释不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问题。
1972年10月2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中说:“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代替了,在量子力学中有条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测不准定律。这条定律说明我们永远测不准一切,任何物体假如我们能完全测定它在任何一刻时间的位置,那在同一时间,它的动量(即质量乘速度)就无法固定。对普通一般物体来说,动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 那也就无法完全预定这个物体将来的路线了。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
遗憾的是,假如当时牛顿在研究物理力学时,同时研究东方《易经》,也许这位天才的物理学家带给人类的贡献将更加辉煌,更加伟大。
爱因斯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发明者,在他的下半生曾经耗尽心血试图解决统一场论的课题,但一直到他逝世以前,因没有解决而含恨逝世。追求宇宙的简单性、统一场最终极的、也是最极至的“美”,成了拉普拉斯、爱因斯坦这些伟人未竟的科学遗愿。
现在,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以前的太极八卦图,竟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图、宇宙统一式图、宇宙统一方程式!
目前,中国的科学家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宇宙物质成因学”。发明者是在破译了伏羲古太极图,完成了拉普拉斯——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提出的崭新的科学系列理论。这一突破,将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对当今世界一系列科学观念进行一次总体上的大清理和根本性的大改造。
美籍华人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李政道曾经深入研究过《易经》,对于世界万事万物互相联系变化的观点,阴、阳互变的原理,阴、阳互根等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比较透彻分明。受到64卦变化(如否极泰来)的启发,他与人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发明了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宙不守恒定律”。二进位制创始人要求加入中国国籍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也许有人并不知道,他正是在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才一举成功。
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十进制加法机。1667年莱布尼兹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这台加法机,启发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经过努力,莱布尼兹设计出了一个木制的机器模型,向英国皇家学会做了演示。但这个模型只能说明原理,不能正常运行。为了让乘法机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目标,年届54岁的莱布尼兹冥思苦索,却毫无结果。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于1701年的秋末,他收到了朋友白晋(法国传教士)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白晋曾为康熙皇帝讲过数学课,他对中国的《易经》很感兴趣。莱布尼兹惊奇地发现,这六十四卦正好与64个二进制数相对应。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能进行乘除运算的“计算机”。
莱布尼兹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