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十又是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六十又是春.doc

人生六十又是春 黄耀红 赵尚志的办公桌上立着一帧放大的照片,那是今年春节他在麓山之巅的留影。照片上的他披着一件黑色风衣,眉宇间透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欣慰与自信。 他一辈子与岳麓山结缘。麓山的枫叶红了又红,赵尚志在钟爱的湖南师大附中朝夕如斯,竟忘了岁月的流转,转眼已是人到六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生六十,意味着生命步人了围炉忆旧的冬日;而赵尚志几十年生活在青春飞扬的中学校园,他对教育永远怀着一种春天的感觉。60岁生日那天,赵尚志端详着自己的这张照片,不禁情有所动,发而为诗:“巍巍名山蕴三经,喜偕学子揽祥云。青葱满目霞光映,人生六十又逢春。” 人生的“圆心”与“半径” 1942年,赵尚志出生于湖南邵东一个小山村。他是沐浴新中国的曙光成长的。从小他就是一个会读书、爱劳动、懂是非的孩子。有一年,小山村来了一支修桥的解放军,在那个文学兴盛的时代,赵尚志从解放军叔叔那里读到了许多现代小说。《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等优秀作品都曾给他的童年带去无限的欢乐。他喜爱读书,间或也涂涂写写。上小学的时候,就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习作。赵尚志的哥哥嫂子都是物理教师,受他们的影响,进中学后,他迷上了物理。 18岁那年,赵尚志揣着湖南师院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从邵东乡下来到省城长沙。在大学,他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金先杰先生的《原子物理》、黄世知先生的《物理教学法》等课程深深地吸引了他。名师的风范和精湛的教艺激励着他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为此,四年中,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他还阅读了不少人文社科书籍。 读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赵尚志几十年保持着一种吸收的姿态,对读书学习情有独钟。现在,跟他聊天,读他的文章,你会发现,这位学理科出身的老师,其人文素养和文字表达都是极见功底的。严密的理科思维、广泛的人文涉猎、独到的教育体验,使赵尚志特别擅长于归纳和概括,擅长于形象而生动的表达。不妨听听他对人生的理解吧! 人生就是画圆,首先要确定一个圆心,即人生的理想信念,再是取一个半径。青年人要极力增长才干,全力提升品格,取一个尽可能大的半径,画一个大大的圆。圆的面积就是人生价值的投影,就是事业成就所在,且不要太在乎圆周些许的欠缺。而对岁数大一点的同志来说,关键是要坚持圆心莫移位,要紧的是如何修补欠缺,消除遗憾,使人生之圆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这是赵尚志38年教育工作的人生感悟。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湖南师大附中工作。这是一方良师云集,人才辈出的育人沃土。从青春染绿的青年时代到两鬓微霜的花甲之年,赵尚志的热血、智慧与汗水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附中。38年中,他从最基础的班主任、物理教师做起,当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兼书记、书记,他的人生之圆始终画在基础教育这方热土上。 “却顾来时径,苍苍横翠微”。在充盈着文化气息的中学校园,赵尚志牢牢把握的只有两条:历练品格,增长才干。他深深感到,是人格的亲和与学识的力量扩大了自己的人生“半径”,让他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幸福。 赵尚志说,他是一个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就修身而言,他一直以传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他的人格特质中保留他母亲坚毅和宽厚的基因;就学习、工作而言,他总是提醒自己要具备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熟悉赵尚志的人都说:他是个外圆内方、刚柔相济的人。在他看来,“外圆”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主动适应环境,减少人际的碰撞与摩擦;“内方”则是做人的风骨与处事的原则。为了达到这种境界,赵尚志恪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操守、讲德行的修身传统。他认为,一个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总能让岁月洗却自己的浮躁、虚荣与狭隘,留住善良、仁爱与宽容的底色。 赵尚志确实留住了善良与宽容的本性。他跟我谈起几十年前当班主任时的一件小事。当时,他班上有个孩子,聪明,但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学习成绩很糟糕。赵尚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用心拯救这个迷途的孩子。中秋节那天,他特意给这位学生送去月饼和书籍。学生被赵老师的真诚打动了。当他站在赵尚志的家门外时,竟迟疑了20分钟不敢敲门,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与感激。后来,在赵尚志慈父般的关爱与支持下,这位学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现在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每年,他都会给昔日的恩师寄来问候。他说,是老师以宽容与爱心改变了他的人生航向。 历练品格、增长才干不是一时一地的事,而是一种终身修炼。赵尚志认为,这种修炼的最佳方式是读书。采访中,他最感兴趣的话题仍是读书。他说,家有书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人有书卷气是一种难得的潇洒。爱读书,但不要成为书呆子,最佳的读书方法应该是“把书当成社会来读,把社会当成书来读”。因此,赵尚志读书,特别注重思考、内化与运用,多少有点“实用主义”。 在赵尚志眼里,爱读书是任何一个追求上进的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