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pdfVIP

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 i A gri. Sci. 2009 , 37 ( 3 1) : 15492 - 15494 责任编辑  李菲菲  责任校对  傅真治 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1 2 谢明霞 , 孟海亮  (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94;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 192) 摘要 从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 ,着重分析种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我国种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 发展方向。 关键词 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度 ;商品率 ( ) 中图分类号 F 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09 31 - 15492 - 03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 ica l Innova tion and Susta inable D evelopm en t of Ch ina ’s Seed En terpr ises ( ) X I E M ingx ia et a l  College of Hum an ities and D evelopm ent, Ch ina A gricu ltural University, B eij ing 100094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 ent actuality of China ’s seed enterp rises, the m ain existing p rob lem s of these enterp rises’technological in novation we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su stainable developm ent strategies and the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Ch ina ’s seed enterp ris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 strial concentration; Commodity rate   种业经营体制改革后 , 国有种子公司、种子站独揽天下 孟山都公司为 17 亿美元[ 2 ] 。由此可见 ,我国的种子公司规 的经营局面已不复存在 , 出现了国有种子公司、股份种子公 模小、实力弱 。 司、个体种子公司、科研院所创办的种子公司及外资投资公 1. 4 种业研发成果显著, 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司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但我国种子企 建国以来 ,我国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 5 000 余个 ,搜集、整 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理种质资源 35万份以上 。截至 2005年 ,我国推广面积 66. 67 且投入回报率低 ,育种技术落后 ,育、繁、推脱节 ,产权保护不 万 hm2 以上的有 8 类作物 21个品种 , 33. 33 万 ~66. 67 万 力等问题依然存在 ,严重影响了新品种的繁育 ,进而影响了 hm2 的有 8类作物 26个品种[ 2 ] 。这些新品种在增产、抗病 、 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种子产业的发展 。综观全局 ,种业技术创 抗虫、抗旱等方面 ,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在育种方法上进步 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种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 ,加快技 较快 ,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方法也已达到了国际领 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立足国内市场 ,着眼于国际市场 ,将我国 先水平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