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盈利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03月28日17:5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自从去年增加了一名员工之后,李金亮偶尔才会回书店。这家叫小古堂的旧书店位于广州海珠区新港西路,就在他母校中山大学的东门对面,像这样的书店广州所剩无几。但为了他网店的生意,他现在每天都要去一趟邮局寄书。   读书的时候李金亮就喜欢逛古籍书店,也做些旧书的小生意。大学毕业后,他在南越王墓博物馆、珠江啤酒厂工作过,直到2008年开了这家小古堂。早在2003年,他便已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了同名网店。现在孔夫子旧书网的综合书店排名上,小古堂位居第17,在广东地区排在榜首。   不同于在网上卖的较为珍贵的古旧书,书店里仍以卖一些文史哲的特价书为主。一方面是李金亮觉得实体书店面向的客源购买力没有网店的高,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持书店的生存。书店在二楼,店面的对门是一家琴行,它的前身正是广州知名的树人书店,在2006年因为经营等原因关闭了。李金亮的同行们很多都选择了关闭门店将阵地转移到网络上。   在孔夫子旧书网,像小古堂这样的书店已有5644家,在过去一年中这个数字以一天至少2家的速度在增长。作为一个传统的旧书行业结合互联网搭建的C2C平台,已拥有2400多万种图书使孔夫子旧书网在图书数量及交易额上远超中国古旧书网络交易市场的其他对手。   2002年的5月,孙雨田写下了孔夫子旧书网的第一行代码。他1999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专业,1998年便已接触互联网做程序,毕业后在做图像和三维动画的公司水晶石呆过半年,并为公司做了第一个网站。   一开始孔夫子旧书网的雏形,是以“校园二手书”作为经营方向。孙雨田发现很多毕业生当废品卖掉的书,正是即将入学的新生所需要的,可以做一个“使三方都受益的中间桥?梁”。   做网站对他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它宣传出去。一方面,针对在校学生的推销无需成本,只要到高校BBS上发帖即可;但另一方面,如何找到卖家并说服他们来加盟,成为一个问题。他第一次去地坛书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旧书店老板并介绍了自己的网站,却看到老板一脸的茫然,几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   由于之前从未接触旧书业,也不认识有关的人,加上一开始定位是在校大学生,最初的孔网每天的访问量只有50多次,“其中有30次是我看有没有人访问”。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半年,孙雨田仍坚持每天花大量时间到其他网站发帖宣传,直到胡同的出现。   胡同是天涯“闲闲书话”唯一一个回复孙雨田邮件的人。“闲闲书话”是网上最早利用论坛形式卖书的论坛,胡同在上面的ID叫“三十年代”。而据孙雨田所知,胡同是“闲闲书话”上发帖卖书的第一人,得到这么一个“圈内人”的回复,孙雨田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   实际上胡同也是直到2002年才开始真正买卖旧书。1997年他辞职来北京,因为买旧书,到后来无论是空间还是资金都不够用。因此他先是在“闲闲书话”发帖换书,后来干脆就开设“布衣书局”,较早接触了中国的古旧书网络交易。   对旧书业一窍不通的孙雨田每天和胡同打几个小时的电话,这次的碰撞使得孔夫子及时转向。胡同回想当时两人的合作:“他不了解旧书,也不买旧书。我是个买书的,也是个卖书的。就告诉他我的想法,他来实现。”   通常所说的旧书业包括了“古旧书”和“旧书”,前者指的多是古老罕见有文物价值的书(又称珍本书或善本书),后者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手书店或是旧书店。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传统书业逐渐分解为古书业、旧书业和新书业三个部分。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古旧书业早已成为传统的热门行业。相比之下,国内的旧书市场则滞后得多。   旧书业曾盛极一时,但自从1950年代公私合营之后,民营旧书业式微。到1990年代,旧书的主渠道仍是国营古旧书门店,但中小城市的店数已经大幅减少,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拍卖古旧书籍的拍卖公司也只有三四家,地面旧书市场则多以特价书为主。到2002年的时候,古旧书门店只剩下北京、广州、上海及苏杭几个地方还有。地面旧书和古玩市场反而交易额大涨,尤其是收藏热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涉足古籍,旧书业又开始活跃起来。   “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旧书行业行将没落,但对旧书来说,创办那时候的情况是,有很多旧书不知道卖给谁,很萧条。而旧书这种东西又得卖给合适的人才能卖出合适的价钱来。但现实是信息不对称,有很多人想买,却不知道去哪里买。”孙雨田认为对于新书来说,拿货跟传统书店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只是卖书通过网络一端比较便宜,而信息不通畅和货源分散,这是制约旧书交易的重要原因。而网络化旧书交易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在旧书行业有一批专门批书的人,他们每天都会到处跑货,这种跑货既有去出版社拿库存,也有因为各种原因的清书,比如搬家,或过世老人留下的等,当然也有很多直接去废品站收取的。一般是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