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PPT课件.ppt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即将诞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考点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1】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D。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阻力——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选D。 【1—2】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材料“反帝”很明显,孙中山的“坚持”反映出他的强烈愿望。材料中没有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信息。 考点2: 国共的十年对峙 【2—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二、国共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武装起义的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独裁专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南昌起义: ①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独裁专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②简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在南昌发动起义,取得成功后南下广东受挫,剩余部队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与海陆丰农民军汇合。 ③特点:仍用国民党的旗帜。 ④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3)“八七会议”: ①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②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影响: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状态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4)秋收起义: ①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②特点: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③影响: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原计划;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①时间:1927年10月。 ②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土地革命: ①实行范围:革命根据地。 ②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③影响: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领导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使农村经济有了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 ①内容及其关系——“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②作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到1930年夏,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遍及十几个省,革命力量达到十万人。中国革命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③评价:“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项复习 第四章 第3讲 硫及其化合物 学案.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项复习 第四章 第4讲 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九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八 电化学基础训练试题.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三级排查大提分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训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