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学案.doc
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
党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的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
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核心内容),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结果: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今年是巴黎公社诞生140周年)
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最终导致巴黎人民起义
时间:1871年3月—5月
事件:①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②资产阶级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5月21日——5月28日,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牺牲了成千上万的战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③《国际歌》:作者:是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狄盖特作曲。意义:为纪念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烈着后人。
(这一知识中,我把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也列在这,是因为它不能单独列条,但又是今年复习的重点,也因三者之间有联系:首先是英国的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基本条件;随后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最后是巴黎公社开创了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先例)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解放斗争。
4、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之间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共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
五四运动的基本知识点: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2、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
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其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开始。运动主力:青年学生。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初。 运动主力:工人阶级。中心:上海
5、运动的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地位)。
8、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一).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三).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二).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不等关系.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不等式小结与复习1.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不等式小结与复习2.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2.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基本不等的应用第1课时.doc
- 【苏教版必修5】2012届高中数学基本不等的应用第2课时.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地理模拟(中考地理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 二).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地理模拟(中考地理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一).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地理模拟(中考地理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三).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地理模拟(初三地理中考模拟试卷2).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地理模拟(初三地理中考模拟试卷3).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考点《七届级上册》教案.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考点《七届级下册》教案.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考点《九届级上册》教案.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考点《九届级下册》教案.doc
- 【通用版】备战2012届中考考点《八届级上册》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