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备战2012届中考文言文虚词、句式及停顿复习.doc
中考文言文虚词、句式及停顿复习
一、《新课程标准》: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③、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二、中考要求及学习指导:
1、“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一般用法”,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它主要指“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等15个文言虚词。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二是“在文中的一般用法”,主要表现为常见用法。
2、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局势的相异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⑴、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⑵、用作助词
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⑶、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
练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而”字。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康肃笑而遣之。(着,表修饰)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并列)
4、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①屠惧,投以骨(《狼》) ——把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用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2.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而”;或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①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用来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以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其
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敌(《狼》)——它们的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桃花源记》)——他们的
③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起指示作用,指乡人花钱或请父亲做客以求仲永题诗这种情况,相当于“这”。
练习
解释下列黑色字。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指小石潭)
2、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六)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wèi “向”“对”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成为”,“雕刻”,“是”等,
(七)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从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苛政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七届级(上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七届级(下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九届级(上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九届级(下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八届级(上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汇编八届级(下册).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考前辅导11 运动与行为.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考前辅导3 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英语专题训练题专题一B数词专项.doc
- 【鲁教版】2012届初中英语专题训练题专题一C冠词专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