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备战2012届修辞手法:中考语文不可忽视的亮点.doc
修辞手法:中考语文不可忽视的亮点
???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修辞知识有明确规定: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在“评价建议”中又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许多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再把它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轻描淡写随文点到为止,甚而有的干脆不提,在中考备考时也不加重视。??? 笔者盘点了2005年众多中考语文试卷,发现很多试卷都出了有关修辞手法方面的试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题型:??? 一、直接型考查试题:??? 示例1(天津卷)下面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示例2(南京卷)“一张弓总被拉满”喻:————————————————————。?? ?示例3(山东卷)从上面文字中摘抄出一个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分析表达作用: ————?? 示例4(辽宁卷)天真的童年值得回忆,童年的友谊更难以忘怀。请结合你的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写出童年友谊的珍贵或美好。?? 童年的友谊———————————————————————————————。?? ?示例5(武汉卷)仿照画线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以上这些方式灵活的试题,直接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二、间接型考查试题:? (一)、仿写句子。?? 示例1(重庆卷)仿照句子再写两个句子。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冬天的雪,——————,——————————。?? 示例2(宁夏卷)你也是一架琴。请你仿照句子“做一架流淌鲜活清醇响亮的琴,做一架不断为人增添美好的琴。”为自己写个座右铭:—————————————————————。? (二)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示例1(太原卷)小说的题目“跟瓶子一起唱歌”耐人寻味,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有时低沉而忧伤,有时又变得高亢而雄浑”,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2(广东卷)“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 (三)、理解文章中句子或词语的含义。??? 示例1(广州卷)、文中画线句子“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示例2(河南卷)、“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 示例3(温州卷)、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一句的深刻含义。——————————————。?? 示例4(宁夏卷)、作者在第三段中说“伤疤”像“勋章”,并说值得“炫耀”这是为什么?说说看?
??这些试题都是间接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的理解和运用。其中比喻的三种方式:明喻、暗喻、借喻都考了。如果学生对这些修辞方法的特征及表达作用不能掌握,很难准确的解答好?这些试题。
所以,在指导学生备考时,也要复习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但不必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只需随题作指导复习。比如,间接型考查试题中的仿写句子题“示例1(重庆卷)”,此题就考查了拟人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学生在做这题时,必须明确:(1)、所仿写的句子是拟人句,要填写的句子也必须是拟人句。(2)、填写的句子还必须与所仿写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否则,就不会得分。因而,学生在做仿写句子试题时,必须先分析例句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是运用了一种,还是几种修辞手法。然后再进行仿写,这样才可事倍功半。
再说直接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试题,如直接型考查试题中的仿写句子题“示例4(辽宁卷)”学生要做好此题必须明确比喻句的特征: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此题的本体是“童年的友谊”,可把它比作记忆中的珍宝,或是记忆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还有,做阅读题中理解句子含义的试题。应指导学生在答题时,把握句子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来回答。如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中的“示例3(温州卷)”,此题中本体“母亲的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