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稿: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稿:1.doc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稿:1 授课内容 总论 绪论 园林树木的分类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的相关概念及树木分类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1、园林树木的相关概念 2、树木分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树木的分类的基本知识 教材教具 校园内的树木实物 教学内容 介绍教学计划安排 绪论 一、园林树木及其相关的概念 园林树木:用于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观赏乔木、观赏灌木和观赏木质藤本。 乔 木:具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3m以上,又分大,中,小 乔木等。如: 雪松,悬铃木。 灌 木:不具明显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m。如: 大叶黄杨,石榴,干头柏等。 木质藤本:茎干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生长。如:紫藤,凌霄。而丝瓜,扁 豆等不属于木质藤本。 园林树木:研究观赏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二、 我国观赏树木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 原产我国的木本植物约7500种,占世界树种比例极大。 原因 (1) 中国幅员广大,气候温和地形变化多。 (2) 地史变迁。我国第四纪冰川属山地冰川,许多被称为活化 石树种保存下来。如:银杏,水杉,鹅掌楸。 2.分布集中 很多著名观赏树木的科,属是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 在树木较小的地区内,集中原产着众多的种类。 3.丰富多彩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变化多,所以经过长期的影响就形成 许多变异种类。如杜鹃的树型,花序,花形,花色差异大。 4.特点突出 有许多仅产于中国的特有科、属、种。如:银杏科的银杏,松科的金钱松属,杉科的台湾杉,水杉,瑞香科的结香属,杜仲科的杜仲等。 三、观赏树木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1.改善温度条件:树冠,枝叶减少阳光直射。 2.提高空气湿度 3.净化大气:吸CO2放出O2 4.吸收有毒气体 5.滞尘,杀菌,消噪声 四、内容 绪论,总论(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树木识别,习性繁殖及应用) 五、学习方法和要求 1.专业基础课之一,以植物学为基础,与土壤学,气象学有密切联系 2.季节性,实践性及分类理论较强的学科,在学习上存在繁琐,难记,易忘等现 象,必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达到举一反三,培养 自修能力。 3.掌握本课程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鉴定树种的技能,为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4.考试以课堂教过的及教材为主。 5.课外实习较多,爱护树木,遵守纪律。 6.用形态特征识别园林树木150~200种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分类历史: 地球上植物界有40万种植物,其中种子植物约20万种。 1.草本分类期 明朝(16世纪):我国著名的医术家李时珍(1518-1593)他历 尽了千辛万苦,走遍全国各地,花了27年时间,写出了一部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 共52卷, 1195种于1595年发表。 方法:依据外形和用途分:草、谷、果、木、菜等五个部。 2. 机械分类期 (18 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根据雄蕊的有无、数目 及着生状况分为24个纲,其中1~23纲为显花植物,第24纲为隐花植物,林奈当 时自称是自然分类系统,其实是人为的机械分类系统。 3.系统分类期 (19世纪)举世闻名的美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经 过长期艰苦的采集标本和科学实践,他的进化论思想开始形成,1859年达尔文按植 物的系统进化分类,著名的《进化论》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恩格斯 高度评价了细胞学说。把它同能量转化规律和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 发现。我国和世界上较通用的是两个自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 二、分类方法 1.系统分类法 是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的亲疏和进化过程进行分类的方法。 (1)恩格勒分类系统:单性而又无花被(柔夷花序)是较原始的特征,单子叶植物 较双子叶植物原始。(1961年将错误部分改进,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后) (2)哈钦松分类系统 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其中木兰科由于花各 部分离生, 雌雄蕊群多,而且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作为现在双子叶植物最古 老的类型。单子叶植物是由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 (3)教材的分类系统 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的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的分类系统。 2. 人为分类法 是根据园林树木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方面的差异

文档评论(0)

pvw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