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名校试题精选百题精练系列 第1期 专题7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VIP

2015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名校试题精选百题精练系列 第1期 专题7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名校试题精选百题精练系列 第1期 专题7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2015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名校试题精选百题精练系列 第1期 专题7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一、(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 1.气势宏大,高耸,幽深。(2分)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2分) 2.“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1分),“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1分);“拂”字化无形为有形(1分),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将诗句意思大致读懂,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对两个问题作答。首先,前四句诗中所写的终南山的特点进行归纳概括。比如,从“塞天地”一语可看出终南山的气势宏大;从“日月石上生”一语可看出山的高耸入云;从“深谷昼未明”一语可看出山的幽深。其次,从“人自正”“心亦平”“驱松柏”“万壑清”“悔读书”等语,则可看出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将诗句意思大致读懂,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对两个问题作答。题目要求赏析诗句中两个动词的妙处,则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两封面着手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15届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彭民望① 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②。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③盘。 【注】①彭民望: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②“斫地”句语出杜甫诗句:“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弹长铗”,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长剑) 归来乎,食无鱼。”③苜蓿:牧草,其嫩芽可食。 3.简要赏析颈联“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4分) 4.请简析本诗塑造的彭民望的形象。(4分) 【答案】 3.①颈联情景交融,描写秋风中木叶飘落的景象,营造清冷氛围,②惊叹年华逝去,感慨人情冷暖、知己难得。 4.①才能出众而不得志。首联用王郎和冯谖的典故写彭的才华出众而志愿难酬。②生活清苦。颔联借秋风夜雨营造凄冷氛围,暗示其凄凉处境。 【解析】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答题的角度。首先是手法,其次是用词,最后是感情。答题的模式:先点明赏析的角度,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写景的效果,最后分析表情的效果。“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这句话中既有景物“木叶下时”,又有情“惊岁晚”“见交难”,景是哀景,树叶飘零,情是哀情,年华老去的惊叹,知交难求的感慨,情和景融为一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一是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是诗人的形象。本题考查的是诗歌中塑造的形象。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是:首先找到诗歌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然后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题的时候要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此诗为明代政治家、诗人李东阳寄给好友,也是当时著名诗人彭民望的一首诗。这首寄友诗,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其中深含对友人胸怀大志而穷途潦倒命运的不平和关心。此诗起句化用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拔地而起,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彭英雄失路,托足无名的悲哀之情,也把彭的才力、气魄展露无遗。后句用《战国策》中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之典,说明彭有冯谖那样的高才,又说明了他目前穷困潦倒的处境,其中贯注了作者深深的同情。颔联把彭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借秋风、夜雨精雕细刻彭的生计维艰,凄凉无偶。对仗工整,宏大精巧。颈联在景语中渗入情语,设身处地,写所见所思。是说在秋风中,落叶纷飞,悲从中来,叹年华流失,世情冷暖,而知己廖廖。此句景中有情,情中见景,语调低沉,有如喟叹。尾联是写自己,说彭已失意而归,但自己却为了生计仍然淹滞京城,虚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