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pdfVIP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年第 25卷第 1期 ChineseJournalofSpineandSpinalCord,2015,Vo1.25,No.1 85 因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ofodontoid screw plate internalfixation 胡 勇.董伟鑫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 315040宁波市)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15.01.14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06X(2015)一ol一0085—03 基于枢椎在脊柱 中特殊 的解剖结构 .其在创伤过程 平面夹角 £为 20.17。±3.07。,齿状突理想钉道与 C2一C3前 中会 出现 多种骨折类型ll1,从单一解剖部位骨折 (齿状 突骨 缘平面 的夹角 K应为 28.25。±2.94。,结合齿状突螺钉 的理 折 占颈椎骨折 的9%一18%口卅、Hangman骨折 占颈椎骨折 的 想进钉和出钉位置 .将齿状突螺钉与齿状突螺钉钢板 的夹 4%~7%]51、枢椎椎体骨折 占颈椎骨折的 0.3% )到联合多个 角定为 25。较为合理 。依据枢椎椎体横径 (C2VBW)为 解剖部位的复合型骨折 (约 占颈椎骨折 的 1% 3.4%F_羽) 28.05±2.07ram、枢椎前下唇 的高度 (C2AILH)为 3.03± 目前临床上对单一解剖部位骨折 的治疗意见基本一致 .而 0.61ram、枢椎前下唇 的宽度 (C2AILW)为 16.60_+1.03mm 对于复合型骨折的处理 目前仍无一致的意见P一9IO]。以往对 枢椎前唇与枢椎椎体后缘最高点连线与 C2椎体下终板面 于发生于枢椎 的复合型骨折 (如 Hangman骨折合并齿状 的夹角 0l为 47.13。±3.75。.将枢椎锚定螺钉 的角度设置为 突或枢椎椎体骨折 _719、)的处理 ,多采用后路 C1~C3或 上倾 15。和内倾 12。较为合理。 CO~C3C/4固定融合术 ,这会使颈椎 5O%以上 的旋转和 20%的侧屈功能丧失_l1n]。由于复合型骨折 的损伤机制较为 2 齿状突螺钉钢板的生物力学研 究 复杂 ,常伴随C2/3椎 间盘一韧带结构的破坏 ,因此这类损 Daniels等旧在 比较不同类型齿状突螺钉治疗 Ⅱ型齿 伤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 。目前对此类损伤 的手术方式选择 状突骨折 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时发现 ,齿状突螺钉 内固定术 尚缺乏相关理论指导 ,临床易扩大融合范 围㈣。随着对上 失效的主要机制是螺钉从枢椎椎体前下部剪切而 出,而不 颈椎疾 患病理生理认识 的加深和内固定器材的不断发展 , 是从齿状突 的钉道拔 出,但 目前该失效机制未 明,可能是 出现 了齿状 突螺钉钢板这类新型 内固定物[13-15].其理论上 枢椎椎体 的内部骨质结构和螺钉受力方 向造成的,枢椎椎 可以处理上述复合型骨折 ,并且 已有 临床应用的报道㈣。 体相 比齿状突皮质骨厚度较薄 ,骨小梁较稀疏 ,且齿状 突 自从 Vichard等 [131首次提出齿状突螺钉钢板 内固定术 以 螺钉受力大多是前后方向上的切割力 ,提示在设计相关置 来 ,相关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使此类技术 日趋成熟 .并 人物时,应该注重加强枢椎椎体前表面 的强度 ,而不是齿 获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4,16,1。笔者针对该技术 的相关 状 突本身 。鉴于这些原因,1996年 ,Vichard等[1引设计 了三 研究作一综述 。 叶草型 的齿状突螺钉钢板 ,并证实此类设计可 以用于齿状 突螺钉 内固定术无法处理的部分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