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选 修《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题.doc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补充课堂活动
●事不过“三”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以汉语的数词“三”为例,认识和学习汉语中的熟语。
(1)关于数字
《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数字。而计算机正是通过数字“0”和“1”来实现所有的功能,仅仅两个数字──0和1就能“创造”整个世界,简直就像童话中的魔法一样。数字不仅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还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数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字的特殊偏爱或反感;数字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关于“三”
“三”是汉民族先民十分推崇的数字。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三”本身是个关键数字,《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古代先民认识一、二不难,因为人的腿有两条,眼睛有两只,耳朵有两片,而“三”必须是“一”加上“二”而成,认识“三”显然是人类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易经》的卦辞中用到“三”的地方不少;《诗经》中与“三”有关的词句也很多,如“三岁贯汝”(《魏风·硕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论语中更有不少含有“三”的名句流传至今,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等。但我国的古人推崇“三”还不仅仅是因为思维上的成熟,据学者研究,世界上有不少民族对“三”的认识过程同我们有类同之处,但他们的语言中未必如我们一样推崇“三”。中国人推崇“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或许是由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特殊的文化视角所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三”在古代先民的文化比附下,成了“天地人之道也”的代名词,人们将“天、地、人”视为宇宙的三个主体。因此“三分”成为了古代先哲的一种基本的划分世界的方法。比如时间可以分为“早、中、晚”,“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可以分成“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等等。
?
(3)与“三”有关的熟语
以“三”来概括事物的词语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制度典章、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历史人物、时令民俗、军事战争等。其中每一类都有带“三”的熟语。
A.制度典章类:“三坟五典”:“三坟”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五典”指传说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时代的书。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古代较早的文献典籍。“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原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后也可以泛指接连三次获得第一名。?
B.伦理道德类:“三纲五常”:“三纲”指我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道德标准,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五种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旧时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妇女的道德规范。
C.宗教信仰类:“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种流派。这个成语泛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行当或各类人。“三生有幸”:“三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成语比喻幸运到了极点。
D.历史人物类:“三皇五帝”:指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这个成语泛指远古时代。“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屋拜访,请他出来帮助自己争夺天下。后来以此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迁住处,形容贤母善于教子。?
E.时令民俗类:“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寒冬而不凋,梅则在寒冬开花。“一日三秋”:三秋就是三年。这个成语指过一天就像过三年一样长久难熬,形容人思念心切。
F.军事战争类:“勇冠三军”:古时军队为中军、上军、下军三部分,这里指全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某人或某支队伍的勇气、胆量在全军里数第一名。
(4)“三”非三
“三”不一定实指“三”。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多,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少。
先看两个例子:“三思而后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两个例子中的“三”都是虚数,并不是真的计数。“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强调要“多思”,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的“三”则是讽刺“次数少”。?
虚化表示多的熟语还有“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狡兔三窟、垂涎三尺、日上三竿、举一反三、三令五申、一问三不知”等。虚化表示少的熟语还有:“三寸不烂之舌、三脚猫、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三人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7《Unit 1 Living well》word说课教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7《Unit 2 Robots》word学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7《Unit 4 Sharing》word复习学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7《Unit 5 Travelling abroad》word学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7《Unit 5 Travelling abroad》word教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8《Unit 2 Cloning》word教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8《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word教案.doc
- 新人教版英 语高二下Module 8《Unit 5 Meeting your ancestors》word新授课教案.doc
- 新人教版语 文七下《伤仲永》word教学简案.doc
- 新人教版语 文七下《孙权劝学》word说课稿.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最近下载
- 纸电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纸电协调采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x VIP
- 2023广东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招聘雇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DI 有效沟通学员手册.doc VIP
- 《疼痛评估工具》课件.ppt VIP
- 动物皮水解复合酶及其在动物皮提取胶原蛋白中的应用.pdf VIP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2.2 道家思想及其人生模式.pptx
- 消防泵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VIP
- 黄岭尾矿库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 VIP
- 专题08 整本书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十年(2016-2025)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docx
-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