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 级(上)语文期中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八年 级(上)语文期中试卷.doc

台南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fēng zhú cán niá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lià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 ??? ???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②《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⑤《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 ???⑥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⑦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⑧写出一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 ???3.同学们课外收集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班级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了一次交流会,班主任、语文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或一段结束语。文字限在100字以内。(4分) ??? ???4.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3分)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 ???人物?传说?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14分)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逸而知人之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译文:?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9.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10.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2分) ???(二)(11分)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11.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分) ???第⑦自然段:? ???1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2分) ???13.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分) ???1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