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煤公司二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 制:
审 核:
科 长: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矿 长:
二0一0年一月
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
第一节 井田及井田基本情况
二矿1955年10月开始建井,1958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服务年限42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63万吨/年,本矿开采对象为二1煤,一、二水平已基本开采结束,三水平开采已到末期。
二矿采用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对角混合式通风,走向长壁采煤法。生产分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0米以上,二水平标高 0~-180米,三水平标高-180~-320米。
第二节 位置交通
二矿位于鹤壁矿区中北部,南距鹤壁市区约6Km,东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约22Km,有鹤壁至新市区的主干公路与107国道相连,通过矿区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二矿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1。
井田范围西南起至二1煤层露头,西北以F1、F104和F21-1断层与一矿为界,东南至F3、F100断层,东北到-400米标高左右与四矿为界。地理位置:东经114°07′39″—114°11′19″,北纬35°55′53″—35°59′23″。井田平均走向长5.4km,平均倾斜宽1.0km,井田面积5.4098km2。
第三节 地形地貌
地貌属山前丘陵阶地,地面标高160—250米之间,一般200米左右。
主井井口标高为214.4m。
第四节 气象、水文
本矿区属北温带大陆型干旱性气候,建井以来,年平均最高气温16.3℃,最低13℃,最高气温42.03℃(1967年6月4日),最低-15.5℃(1967年1月15日),年最大降水量1394.8mm,月最大降雨量699mm,年最大蒸发量为2895.0mm。最小为1859.3mm。
第五节 地 震
根据河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所示,本区地震烈度为Ⅷ度。
第六节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1、2009年度本矿正常涌水量为190 m3/h左右,其中一水平涌水量为90m3/h,三水平涌水量为100m3/h。
预计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00 m3/h左右,其中一水平最大涌水量为250 m3/h,三水平最大涌水量为150m3/h。
2、我矿为两级排水系统,首先由三水平水仓排至一水平后,再由一水平排至地面。其中一水平共四台水泵,水泵型号为200D43×7型,综合排水能力858 m3/h,三水平共三台水泵,水泵型号为D450×-60×7型,综合排水能力767 m3/h,一、三水平排水管路均为两趟φ10寸管。
3、2009年5月份我矿进行了水泵联运试验,经测试主排水系统正常,排水设备、配电、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水泵的整体排水能力满足矿井涌水量的要求,防治水系统能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鹤壁煤田已经调查确认的主要含水层有5个,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O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碳酸盐裂隙含水层(C3L2、C3L8),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二1煤顶板、底板砂岩),第三系冲击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层(N)。主要含水层多位于二1煤下。
精查时期做了14个孔的简易水文工作,杨14孔做了抽水试验,在布置的专门水文地质孔(杨10)中,原设计做七次抽水试验,由于次要含水层作混合抽水未达到设计要求,O2及C3L2中的含水层,由于孔内事故未做抽水试验,杨14孔在探至断层时曾用提筒抽水,求出了单位涌水量(0.046L/S.M),杨7孔探至F3断层带上(二1煤及其它含水层与奥陶系灰岩接触),为进一步做工作,并在报告中论述“杨14、杨7、E1孔见断层水不强,对开采二1煤无大影响,奥陶系灰岩之顶板为粘土页岩,其厚度为10~17m,能起隔水作用,它对煤层及巷道充水的可能性很小”,忽视了主要含水层对生产的威胁及规模较大的断层的导水性。
三水平补充勘探时期,对部分钻孔做了简易水文工作,并依据一矿水文地质资料对二矿三水平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简单评述。
在原地质精查报告中,根据各种参数采用大井法及比拟法计算,预计了矿井的涌水量,开采初期矿井涌水量为250m3/h,开采中期为322 m3/h,开采末期为374 m3/h,选用参数来自西天、大新矿,西天矿开采深度浅,面积小,距本井田较远,大新矿与本井田相邻,水文地质条件相似,但其部分资料无确切记录。
实际矿井开采初期涌水量最大83.58 m3/h,最小37.15 m3/h,平均48.04 m3/h(1959年矿井涌水量)开采中期最大117.50 m3/h,最小98.00 m3/h,平均105.62 m3/h,(1972年涌水量),开采末期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