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物下条带二次协调开采技术.pdf
维普资讯
第34卷第8期 煤炭科学技术 2006年8月
建筑物下条带二次协调开采技术
杨立国,么大刚
(开滦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西矿业公司,河北唐山 063104)
摘 要:林西矿业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建筑物下条带二次协调开采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
效果,为探索建筑物下开采寻求到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建筑物;条带开采;二次协调 .
中图分类号:TD823.8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0253—2336 (2006)06—0084—02
Twicecoordinatedstripmininigtechnologyunderbuildings
YANG Li—guo,YAO Da—gang
(LinxiCoalMininigCompany,KailuanGroupCorporationLtd.,Tangshan 063140 ,China)
(2)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开采每一个抽条煤
1 概 述
柱对地表产生的影响进行组合分析,确定最优开采
林西矿是有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 ,现开采深度 次序,使开采对地表变形影响最小。
880m。随着开采深度加大,现有水平储量逐渐枯 (3)在地表设置观测线,观察井下开采对地
竭,深部水平接续出现 “断档”,而建筑物下压煤 表的影响,观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掌握地表的
占矿井储量60%以上。从 1997年开始研究采用倾 破坏情况,分析验证开采 的效果。
斜条带式的建筑物下开采技术,先后在9水平 4石 (4)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位置 ,既能满足矿
门的7煤层、9煤层进行了开采试验 ,取得初步成 压、掘进探放水要求 ,又要减少煤柱损失。
果。1999年在东部区域建筑物下按采留比30:70, (5)在巷道支护上考虑煤柱的加固,最大限
70:120进行了走 向条带开采 的实践,先后开采 了 度地发挥煤柱对顶板的支撑作用,试验多种支护方
9192—1、9194—1等 10个工作面,共采出原煤约 式,最终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
100万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6)采用高档、综采、炮采 3种采煤工艺进
由于没有新的区域可供开采,为维持矿井的产 行实践比较,确定出最优的开采工艺。
量,提高煤炭采出率,经过充分的论证,在建筑物 (7)在防治水方面,由于条采上部采空区积
下条带开采的基础上,将开采原设计保留的条带煤 水严重,采取钻探、做泄水眼等探放水措施,确保
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论证 ,进行了地表变形预计和 安全开采 。
地表建筑物破坏程度评估,本着不破坏、不搬迁、 (8)在生产系统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一次条
不维修的 “三不”原则,对原设计保留煤柱实施 带开采的采区巷道,使二次开采系统投入最小,简
二次协调开采。自2003年8月开始对9水平的 化通风系统,确保采掘工作面的可靠通风。
9194中条、9192中条、9192下条、9192上条进行开采 ,获 (9)采用高档、炮采时由于顶板坚硬,采取
得成功。随即对 9水平、10水平东翼建下9煤层 强制放顶的措施 ,确保 了安全开采,实施矿压观
全部开采。经过 1a的地表观察,达到了预期的 测,掌握不同条件来压步距和矿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地公园空间设计.pdf
- 山岳型旅游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探讨.pdf
- 山海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与效益评价.pdf
- 山西传统民居美学思想初探.pdf
- 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方法及其成果.pdf
- 岩体p型自适应块体单元法研究.pdf
- 岩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pdf
- 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pdf
- 岩体破坏演化的物理细胞自动机(PCA)(Ⅰ)――基本模型.pdf
- 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其工程应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