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论文.doc

2004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论文 高中物理起始教学中几个难点的分析与突破 姜堰市蒋垛中学 王述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对于本来就难教、难学的高中物理来说,起始阶段的教学就更加困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使得高中物理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讲解得细致入微,需要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和领悟;高中物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应用更加广泛,对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都相对提高。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物理的神秘世界充满了幻想,他们满怀希望地投入到高中物理的学习之中,但是,当他们一次次经历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无奈后,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于是,一批一批的学生在一个一个的学习障碍面前退缩……这种现象的发生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学生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并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本文就以对高中一年级物理起始两章的部分教学难点的分析为例,来谈一些有关发现难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思路。 静摩擦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摩擦力,进入高中后需要进一步研究摩擦力的存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其中对于静摩擦力的理解与判断将是一个较大的难点,原因在于静止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像图1中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图2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图3中斜向上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相对静止的物体等,这几种情况中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都比较明显。但是,像图4中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做变速运动的A、B两物体,以及图5中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在外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这些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趋势就较难判断了。 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应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并且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可以指导学生分别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推理:一种是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存在,分析物体能不能保持相对静止?如果能保持相对静止,则说明就不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反之,由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不但可以判定物体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还能知道这种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另一种是根据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的特点,先假设物体间存在某一方向的静摩擦力F,然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建立力学方程,解出静摩擦力F的大小与方向,并检验假设是否正确。前一种方法适合于分析比较简单的情况(可以直接判断出物体在不受静摩擦力作用时能否保持相对静止),而后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但是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具备分析受力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应用有关力学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进行。对于图1、图2 、图3所示的情况,学生只需要观察(实质上是运用了前一种方法)就能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存在,但这也是指导后一种思维方法的契机。方法的渗透应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在“第一章”学习 “静摩擦力”这一知识时,应该把思维方法的掌握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充其量只能到图4中保持匀速运动的情况,至于变速运动的情况应放到学过“第三章 运动定律”之后,图5的问题放到学习了“第四章·物体的平衡”、掌握了隔离体解题法之后再研究(笔者不赞同将第一、四章合并教学的做法),这样处理不至于开始就将学生难倒,对该难点的突破也非常有效。 力的合成与分解 (1)解“力三角形” 学生在初中虽然有力的图示的基础,有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初步印象,但是,在理解表示力的有向线段时,其中“长度”的前概念会时常干扰着对“力的大小”的认识,使得学生在解“力三角形”时始终没有解几何三角形那么自如。在遇到“力三角形”之前,学生对力的图示法往往是抱着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而且“标度”会时刻提醒学生有向线段的长度就表示力的大小。到了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时(图6所示 ),将长度转换成力的大小并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形”转换就会感到别扭,以至于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死套公式,而不能灵活应用三角形的知识去解已知条件不同的力三角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学生对图7所示分解小球重力G时由两个阴影三角形相似,建立等式感到难以理解。 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主要取决于他们头脑中原有的图式,而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述……图式不能被抛弃,我们只能对旧图式加以改造和转换,使之成为新的图式。学生之所以不能灵活应用几何三角形的知识解“力三角形”,主要原因是“力三角形”的图式没有真正建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长度”到“力大小”、“几何三角形”到“力三角形”的图式转换,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的实验,体验其中的研究方法,并且重视用作图法求共点力合力的练习,让学生在图示法求合力向解析法求合力的逐步过渡过程中领悟“形”向“数”的转换(笔者赞同“图示法求合力”也要考查)。试想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