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   《内经》的训话与校勘,源远流长。自齐梁人全元起著《内经训解》起,(此书已佚)隋朝杨上善在《太素》中开创宏纲大例,中经唐代王冰在“素问》注中的“迁移”“加字”“分篇.,“冠目”“削繁”,至北宋林亿走上了愈趋细密、完备、成熟的阶段。   林亿,北宋人,官至光禄卿直秘阁。宋史无传。嘉袖年间(1056~1063)宋仁宗诏儒臣校理医书,与掌禹锡、高保衡、孙奇等共同校理了《素问》《神农本草经》《甲乙经》《金医要略》《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七、八部重要医学著作。《中国医学名人志》记载说:林亿由此而“医名大著。”   对于医经校理,林亿的态度十分认真严肃。先是“搜访中外,衷集众本,寝寻其义.正其讹外”,继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见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等一系列校勘、训沽工作,仅《素问》一书就取得了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的巨大成果。林亿深知校勘的重要,所以在医籍整理中“一言去取,必有稽考,”开创了医经校勘的良好风尚,同时在训话方面,又有其特色及新的发展。下面仅以《素问》新校正为例,试加粗浅分析。   一、分析句读   分析句读,也是医籍训话的内容之一。不过这种分析是通过综释全句来进行的,细心的读者,透过注家的释文,即可明白句读所在,比如:《太素》:“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杨上善注:“虚邪,即风从虚乡来,故日虚邪。风雨寒热,四时正气也。四时正气,不得虚邪之气,亦不能伤人。”根据杨上善对全句的综释,我们可以将上段文字句读如下:“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林亿在校书中继承了这一传统,把句读分析之语明确引入新校正当中,做为校勘的重要内容之一,很有其特色。例如:“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疟论篇》新校正:按《甲乙经》作“疟者,风寒之暴气不常,病极则复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疟者: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林亿在这段文字的校勘中,根据《甲乙》《太素》、全元起本的共同点,得出了“至’夕连上句,与“王氏之意异”的结论。又如:“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气厥论》新校正:按《甲乙经、“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为无义,不若哎甲乙经》作“又”,续连下文:再如:   “当其时反腰椎痛,动转不便也,厥逆。”—‘.五政常大论》新校正:详“厥逆”二字,疑当连上文。这些句读分析,表现了林亿很篙命痞舍素养,即当文字不通达时,不是强为训解,而是首先对句读加以校正,这也是林亿比王冰高明的地方。又如:“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阴阳应象大论》王注:故审尺寸,观浮沉,而知病所生以治之也。   林亿在校正中没有对王冰的注释加以评论,而是首先提正句读:“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因此,这段文字应改读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句读一正确,文字条理畅达,寓意通晓,也就毋庸费辞了。   二、辨析词义   林亿在校勘中十分注意形讹而造成的错误,并能根据古音学来正讹。如:“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六节脏象论》新校正:详赢当作赢,脉盛四倍已上,非赢也,乃盛极也。古文赢与盈通用。林亿在这段文字中运用理校之法,对上下文析以医道之理,得出“赢”乃“赢”之形讹的结论。同时指出了“赢”乃“盈”之借字,详考古音,赢、盈均为耕韵,喻母,例得通借。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阴阳应象大论》王注:掣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新校正:按《甲乙经》掣作掣。在这段文字中,林亿看出了掣乃掣之形讹,掣,月韵昌母;导,幽韵定母,掣与导是双声字,所以才能如王冰所注“读为导。”此处同样表现出了林亿明于训话,以训话指导校勘的水平。   林亿在正形讹时并未忽视驳正误注,对词义进行了准确的话训。如:“在声为歌,在变动为秽,在窍为口。”—《阴阳应象大论》新校正:‘“详王(冰)谓哆为哆隐,隐非哆也。按杨上善云:“秽,气作也。”林亿深知杨上善明于训话,对词义的注释往往十分准确。所以引用杨氏的注语来匡正王冰的缪误。《说文》:“哆,气悟也。”段玉裁注:“悟,逆也。”哆正为气逆之意。   又“溺黄赤,安卧者,黄疽。”—《平人气象论》王冰注:疽,劳也。新校正:详王注以疽为劳,义非。考《说文》:“疽,黄病也。”林亿对词义的这些驳正,不仅继承了杨上善在词义训释上的严谨态度,而且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如:   “脾病者,日映慧,日出甚,下哺静。”—《脏气法时论》新校正:按《甲乙经》日出作平旦,虽日出与

文档评论(0)

leidian4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