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doc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名字、称谓、各自主要贡献。(图)P12---14 黄帝和炎帝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的贡献:相传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学,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黄帝的贡献: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车船、兵器、衣裳,号称轩辕氏,他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号称轩辕氏。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朝的建立:时间、名称、建立者、意义(地位)、注意家天下从启开始P22 建立者:禹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年或前21世纪)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文明开始)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顺序:记住顺序即可P22-P25 商灭夏,周灭商 第6课 西周分封制:朝代、目的、内容、作用(与一些姓氏和省名的结合及史料、图运用),P28-P29 目的: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事务(权利);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带兵随周天子打仗(义务)。 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史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第7课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名称、顺序、战国七雄名称及位置(图)P34-P37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其中,齐桓公、晋文公、楚襄王是天下公认的霸主。 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图) 。 注意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形势图的比较 第8课 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内容(注意切入口的变化,如贵族反对、新兴地主阶级拥护、行政制度的措施)、影响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改革的认识 (相关图)P43-P44 总述:公元前356年(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影响最大)。商鞅又叫公孙鞅、卫鞅。 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体现法家思想);②奖励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但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旧贵族最反对、平民欢迎);④承认土地私有(最能体现变法的封建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最拥护);⑤建立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大、体现法家思想);⑥统一度量衡。(图)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人物评价:①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②要以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标准进行全面的评价 改革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9课 甲骨文(我国最早的文字):出现的朝代 、含义和作用(注意教材中的图片)P46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我国文字发展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第10课 老子、孔子及其主要贡献:老子生活时期、学派、主要思想(名言或典故)、著作P51;孔子:生活时期、地位,主要思想及具体内容、名言(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热点,如构建和谐世界、教育公平和今天对待儒家的态度等)、著作、人物图P50-51 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被弟子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主张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孔子: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提出“仁”(核心)和“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世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实践者:汉武帝);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公平);注意“因材施教”,要“温故而知新”。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创新 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出现时期、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注意与时政的结合及运用)P52 学派 代表人物 作品 主张 备注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墨家创始人 儒家 (战国) 孟子 《孟子》 主张“施仁政于民”,提出“民贵”“君轻”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儒家代表 道家 (战国) 庄子 《庄子》 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代表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韩非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