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成长经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成长经历..doc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成长经历 1991年从重庆一师毕业,我被学校分配任教数学.当时,我心里多少有些不平,因为我自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强且爱好文学的我更适合当语文老师.就是这样的不平,使我在第二学年终于鼓起勇气向校长提出申请.校长被我的热情折服,当即满足了我当语文老师的愿望. 于是,从92年开始,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人生.任教三年级的语文不过一学期,我才感到语文的吃力难教.尽管每篇课文只四五百字,但课堂秩序的组织,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程序的运行,都成了一个个拦路虎.真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因墨守成规于课本,又那么迷信教参,再加上教案不熟,教法模糊,经验缺乏,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常常被折腾得大汗淋漓,.所幸一问到底,或是借助于自身朗读的功底,还能在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中牵着几个学生鼻子勉强维持课堂.我不知道在最初教学的四五年间,自己是如何尴尬地走过?但有一点让我一想起来就不由得悲哀,那就是前三年任教的两个班级,我从来不敢问一个学生是否喜欢语文课,后来没有学生真正地记得我,在学校从不向我主动行礼问好,以至于到他们毕业时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毕业合影,我都没有勇气。 多年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误人子弟该得的报应.即使这样,我还固执地认为自身素质不错,常常自我感觉良好. 终于,94年的一堂研究课,让我的傲气第一次遭遇冰山。是的,这应该是一堂我终身都无法忘记的糟糕课,课题是巴金先生的《繁星》。试讲时,由于我对语文教学一知半解,再加上刚愎自用,接连预讲了两次都是一团糟。当听到教研组同仁的一片批评之语,而身边又没有一个智者能明确地指名方向,面对着《繁星》,我是心乱如麻。不过,在正式讲读时,我还是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持着自己最初的设计.没想到,一走进课堂,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答不上来时,我就一下子乱了方寸。为了让哑场的课堂继续下去,我就将大的问题随意地开始细化,到学生能回答时才收手。这样下去的后果是可想而知,四百来字的课文,我仅分析了一小半就下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案上的教学过程设计也只完成了小半。在后来的教研会上,校长不仅声色俱厉地点名批评了我这堂杂乱无章的课,而且教研组长还在会上做了深刻的检查。面红耳赤中,我第一次那么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课堂的强大压力,并郁郁寡欢了好一阵子。就在那一年,由于我所任教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遭遇惨败,家长反映强烈,学校就强行将我换了下来。当我那么诚恳地向校长要求再给我一个机会,校长是那样断然地拒绝了我。 94年9月,经历了阵痛的我在众多异样目光的“烛照”下开始了我中年级的第三次运行,这样没有任何选择的屈辱运行,可能在学校的历史上都不曾有过先例,因为自告奋勇地当了三年语文老师,竟尴尬得一年就换一个班,与其说是变相的流放,不如说是在彰显我教学的无能。还好,面对着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强势阻力,尽管心里填满了不满与委屈,但我终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顶着压力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少引领,我行走的每一步都感到格外艰难。 96年4月,魏书生来重庆讲学,仅两天的时间,我的心灵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是的,活了这二十多年,我还从未见到过如此洒脱如此激情满怀的老师。整整一天的报告,我同在场的两千多老师被一个强大的磁场诱惑,不仅没有感受到一丝的累与苦,而且内心里始终涌动着真正属于教师的温热与激动。 当我观摩完魏书生执教的语文课。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从容而自由的上:课前,请一个学生代表做时间记录员;一上课,让学生站起来进行五分钟的自由作文训练;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老师都要同学生商议,学生的每一个感悟与发现都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如此这般,老师在课堂上是何等的轻松与自在。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语文教学当时的我只能算是外行,因而对于魏书生所倡导的民主课堂也就品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味来,除了顶礼膜拜,就生成不出一分批判的非分之想。由于我的思想第一次遭遇这般强烈的碰撞,我就开始模仿着魏书生的套路将其引入自己的课堂。因没有领悟到魏书生教育教学的思想实质,单一机械的模仿理所当然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模仿的过程毕竟有着对原有课堂的背叛与改造,再加上魏书生那“享受课堂,享受教育,享受生活……”的理念烛照,又那么强烈地点燃我的教育热情。于是,我终于能够沉下心来,不断地参与尝试,真切地品味到了改革的力量。 96年10月,学校要举行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不管是选课,还是备课,以及到最后的课堂实施,一切都由参赛老师的全权自主。 为了真正证明自身的实力,为了彻底摆脱两年前的耻辱,我忘情地投入其中。在一个多月的准备中,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教案,一遍又一遍地立于讲台上乐此不疲地对着空空如也的教室试讲。到最后,《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我能倒背如流,教案也熟悉得能一字不差地默写,这样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地倾情于课堂,我浑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自信的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