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DB51.doc

南天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DB5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天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DB51.doc

DB51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 南天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 及质量分级 The techniqual regulations on Sowing cultivation and th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ornamental nursery stock (征求意见稿) 2014 - XX - XX发布 2014 - XX - XX实施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生产技术 2 4 病虫害防治 3 5 苗木质量分级 3 6 苗木出圃及运输 4 7 质量检测 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肖前刚、曾珍、庄丽、杨俊、杨科、谢文娟、廖兴勇、张庭昊、王勇军、田振锋、张阳、杨波、胡元跃、胡昌川、蒋丽琼。 南天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天竹观赏苗木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分级、苗木出圃及运输、质量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南天竹观赏苗木的播种培育及质量分级。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南天竹 别称南天竺,拉丁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 观赏苗木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美化环境的植物。 苗高 或称株高,指苗木从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冠径 或称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的南北、东西直径的平均值。 播种苗 种子培育繁殖的苗木。 生产技术 播种育苗 圃地选择 选择通风庇荫、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的地块作为圃地。 整地作床 播种前将土壤细致整理,开沟作床。苗床高20cm左右,宽1.0m~1.2m,床面平整、沟净顺畅,不存水。 种子采集和处理 冬春季南天竹种子尚未发黑脱落之前,在健壮植株上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除去果柄,将果实用清水浸泡2~3天。待果皮发软后,捞出与河沙混合,搓揉去除果皮、果肉,用清水漂去瘪粒,淘去杂质和渣滓。将种子置阴凉处晾干。 播种 种子随采随播。在苗床上按20cm间距开沟,横于苗床方向,沟深5cm~7cm,将露芽的混砂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每亩播种20kg左右。覆盖一层5mm的草木灰拌细土、肥土或火烧消毒土。将床面喷湿,覆盖一层稻草或秸秆保湿。 苗床管理 幼苗出土时,先揭除一部分覆盖物,当幼苗大量出土后,全部揭除覆盖物。揭除覆盖物后应搭棚遮荫,蔽荫透光度在50%左右。早、晚和阴天可不遮蔽。9月末撤除遮荫棚。及时除草,视墒情及时浇水。 规格苗培育 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 整地作床 精细整地,施入腐熟的底肥。 苗木移植 移植在春天雨后进行。移植密度见表1。 移植密度 冠径 cm 移植密度 株/667m2 株距 cm 行距 cm 20~30 3335 50 40 31~40 1853 60 60 41~50 1361 70 70 51~60 1042 80 80 61~70 667 100 100 移植后管理 浇水:见干见湿,干旱季节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一次,并向叶面喷雾2~3次,保持叶面湿润,防止叶尖枯焦。 施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每15~20天施一次。生长期每两个月施一次氮磷混合肥,另加1%硫酸亚铁的液肥。冬季停止施肥。 修剪:在生长期内,剪除根部萌生枝条、密生枝条,剪去果穗较长的枝干,留1~2枝较低的枝干,以保株型美观,促进开花结果。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其防治见表2。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虫害名称 发生时期 危害症状或方式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茎枯病 夏季 为害叶和叶柄。病斑初为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上下扩展到全株,严重时病部变深褐色干腐,并可侵入维管束。 合理栽植密度,及时清除枯枝残叶。 常用药剂有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8天喷一次,连续喷药三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 介壳虫 Lecanium conic 夏季 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终生插入植物组织内取食,不仅引起组织退色、死亡;还使局部组织畸形或形成瘤瘿。 对苗木的采购、调运过程和保护区都应实施检疫,以防传播蔓延;加强管理,及时中耕松土、施肥和灌水,满足苗木对水肥的需要,可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 选用“邯科140”1000倍液、毒死蜱600倍液、催杀800倍液进行喷洒。 苗木质量分级 以苗高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其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