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助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工助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应用 潘广丽1,董彩丽1,于国鸿1,满辉刚2,范汝良2 (1?山东成山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成 264300;2?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43)   新一代轿车轮胎胎面胶中含有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BR,并添加高活性白炭黑和偶联剂,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同时,可提高轮胎的抗湿滑性能和冬季使用性能。近年来,国外轮胎公司加快了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步伐,并对这一技术冠以不同名称,如米其林公司的“绿色轮胎”,大陆公司的“白炭黑技术”和固特异公司的“新胶料技术”。这种新型白炭黑胎面胶生产工艺的关键是聚合物技术和填料/偶联剂体系。Nordesiek首先提出“集成橡胶”的概念,将轮胎生产工艺与高分子化学结合起来。曾有专利[1]指出,以白炭黑或炭黑/白炭黑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为主的补强体系对轮胎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德国Metzeler公司以此为基础推出了被称为“蓝色轮胎”的冬用轮胎,但由于胶料的挤出和模压都很困难,1976年该公司不得不停止生产这种轮胎。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开发出加工助剂莱茵塑分ST和GT,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是专门为白炭黑胶料而设计的。本工作研究这两种加工助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应用效果。 1 实验 1.1 原材料 ?????S-SBR,牌号BunaVSL1955?S25,苯乙烯质量分数0?25,玻璃化温度-20℃,充油量26份;乳聚丁苯橡胶(E?SBR),牌号Krylene1500;BR,牌号BunaCB23和CB24,德国拜耳公司产品。白炭黑,牌号UltrasilVN3,比表面积为130m2·g-1,德国德固萨公司产品。莱茵塑分ST和GT,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产品。其它原材料均为市售工业品。 1.2 试验配方 (1)S?SBR/BR胶料S?SBR 88,BR(BunaCB24) 30,白炭黑 70,炭黑N110 10,硅烷偶联剂X50S 12?5,氧化锌 3,硬脂酸 1,芳烃油 20,防老剂RD 1,防老剂4020 1.5,莱茵蜡654 1.5,促进剂CZ 1.5,促进剂D 2,硫黄 1.5,莱茵塑分ST或GT 5。 (2)S?SBR/E?SBR/BR胶料S?SBR 37,E?SBR 35,BR(BunaCB23) 35,白炭黑 40,炭黑N220 40,硅烷偶联剂Si69 6?2,防老剂4020 1.5,防老剂RD 1.5,莱茵蜡654 1.5,氧化锌 3,硬脂酸 1,芳烃油 8,硫黄 1.5,促进剂CZ 1.5,促进剂D 2.5,莱茵塑分ST 变量。 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FarrelBR密炼机,德国法雷尔公司产品;T2000型电子拉力机和MDR2000型门尼粘度计,美国孟山都公司产品;ODR2000型硫化仪,美国埃迩法公司产品;DMA型动态粘弹谱仪,德国耐驰公司产品;Lastogrrph?67?8S型流变硫化仪,德国Gottfer公司产品。 1.4 混炼工艺 ????混炼分三段进行,具体过程如下。一段混炼在密炼机中进行,加料顺序为:生胶1min→炭黑、1/2白炭黑、1/2硅烷偶联剂、氧化锌、硬脂酸、莱茵塑分和芳烃油1min→1/2白炭黑、1/2硅烷偶联剂、防老剂、莱茵蜡1min清扫压砣→混炼2min→排胶(温度低于130℃),室温下存放24h。 ????二段混炼在密炼机中进行,加料顺序为:一段混炼胶2min→排胶(温度低于130℃),室温下存放24h。 ?????三段混炼在X(S)K?160型开炼机中进行,加料顺序为:二段混炼胶、促进剂、硫黄1?5min→下料(温度低于110℃)。 1.5 性能测试 (1)采用流变硫化仪测试160℃下胶料的挤出量和挤出速度。 (2)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3)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测试,测试条件为:频率 10Hz,温度范围 -50~+100℃,升温速率 50℃·min-1,最大动态负荷 4N,最大振幅 60mm,测试温度 0和60℃。 2 结果与讨论 2.1 莱茵塑分ST和GT对S?SBR/BR胶料性能的影响 2.1.1 加工性能 ??????白炭黑胎面胶的加工性能主要受其粘度的影响,而胶料的粘度又受剪切速率和硫化程度的制约:剪切速率增大,胶料的粘度急剧下降;硫化开始后胶料的粘度又迅速上升。德国Gottfer公司开发了一种特殊设备———流变硫化仪,它可测定白炭黑胶料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提供胶料的流动和硫化性能参数[2],很适合用来研究加工助剂对白炭黑填充S?SBR/BR胶料性能的影响。 ??????莱茵塑分ST和GT对S?SBR/BR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 ?   从表1可以看出,与空白试样相比,加入莱茵塑分ST和GT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