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 共创美好未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优良传统 共创美好未来.doc

弘扬优良传统 共创美好未来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歌解读 李宝章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歌——《启航》词是作者基于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成就和培养目标而创作的。歌词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从南山到明阳,岁月怎能忘!百天建校传佳话,一路风雨历沧桑。 山村建课堂,马路当操场。时光流水人未老,薪火相传谱新章”为“起”,通过回顾学校的办学历史,歌颂大外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精神,勉励后辈牢记学校历史,弘扬优良传统。 “从南山到明阳”泛指学校不平凡的创业发展历史。学校先后经历了从大连到明阳,又从明阳回大连,再从大连迁到旅顺三次大搬迁。可谓道路坎坷,历尽沧桑。 1964年4月,根据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旅大建一所日语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指示,大连日语专科学校开始筹建。当时无一砖一瓦,一切从零开始。创业者们顶着压力,迎着困难,夜以继日,东奔西忙,从准备校舍(借用大连6所高校部分校舍),购买设备,选调教员,选编教材等,到迎接首批500名新生入学,仅用了约140天,创造了“百天建校” 的光荣历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干部、教师被戴上“走资派”、“臭老九”等帽子,遭批斗,关“牛棚”。但是广大教工忍辱负重,坚守岗位,一心培养国家急需的日语人才。 1970年3月,为贯彻落实“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学校从大连市区的南山脚下搬到相距180公里的庄河县明阳公社(现今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布局合理,功能备,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人文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啊,大外!一颗闪亮的明珠,我们心中的太阳”为“转”,表达大外人强烈的自豪感和敬仰情。 2013年4月,学校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实现了几代大外人的大学梦。同年 12 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虽然学校的历史只有50年,但已建设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 “天行健,当自强,世界胸中装。让我们向着五洲四海,扬帆启航”为“合”,昭示大外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志向。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粱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5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