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培养特殊学科人才――冰川冻土特殊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介绍.pdf
第3朗 中I刊科学基金
·成果简介
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培养特殊学科人才
——冰JrI冻土特殊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介绍
张耀南 程国栋 王正文 P3 乙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t730000)
[关键词]冰川冻土,人才。远程教育,青年论坛
冻土区工程建筑的稳定及施T造成严毒破坏,如青
1冰川冻土学科研究的意义、面临的问题
藏公路1986年建成的沥青路面,每年以60km速度
I.I冰川冻土学科研究的意义 破坏,仅8年时间,其穿越多年冻土区92%的路肇
冰川冻土学科属于社会公益型基础研究,主要 被迫返修,耗资超出20亿元。青藏铁路建设,南水
研究冰川、积雪、冻土的分布特征、性质和形成机理, 北调西线下程,青藏、青康等寒区公路改造及格尔木
冰冻圈的特征和动态变化预测及其对会球变化的反 一拉萨输油管线改建等国家重要工程项目都在积极
馈作用和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冰雪水资源的形 酝酿和实施。西藏那曲近年来每年发生特大雪灾,
成及其变化预测;冰芯和冰盖内全球变化研究,青藏 造成严重损失,新疆叶尔羌河I:游多次冰湖渍决造
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研究。应用研 成特大洪水,威胁下游地区的人员安全和生产建设。
究重点立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计划,解决寒区自然 这些问题都嗳待冰川冻土科学研究解决。
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灾害和工程问题,研究寒区 亚洲的大汀、大河均发源于以青藏高原为丰体
自然资源的赋存规律和开发,寒区灾害的特点和形 的高诬洲冰冻圈。高亚洲冰冻圈内的冰雪融水的一
成机制,寒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半补给r亚洲的大江、大河,最后人海。近百年来,
冰川冻土研究中冰冻圈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冰 高亚洲冰川退缩对海平面i.升的贡献达10%,另一
冻圈是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冻 半融水流入干旱的内陆盆地,是内陆流域NJJl径流
结部分,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冰冻圈起着非常重要的 补给的25%左右,成为内陆十旱区十分宝贵而叉相
作用.1974年世界气象组织斯德哥尔摩大会确认,冰对稳定的水源。千百年来正是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
冻罔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并列 维系着十旱区绿洲和丝绸之路的兴衰,大西北发展
作为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由联合国环境署和 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所以冰雪水资源的研究对西
世界气象组织联合设立的政府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 北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PCc)发表的全球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1995年)强以上可以看出,冰川冻土学科的研究H:仅仅是
调指出:“在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渚环境系统中,冰冻 社会公益型研究,其研究成果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
圈旨当其冲”。 经济建设,重要性足显而易见的。
我国是业洲山地冰川分布最多的国家,也是世 1.2冰川冻土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
界I.的第三冻土大国,且是世界上高海拔多年冻土 20世纪60年代应国家西部地区的工作需要,
分布最大的国家,多年冻土占全国总面积的1/5,包 中国科学院在兰州成立了冰川冻土研究所,确定了
括季节冻土在内的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70%,随着 冰川和冻土学科研究方向.为我国冰川冻土利学事
对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萤要性的认识的加深, 业的发展及冰川冻上环境下的丁程建设奠定了摹
2001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又增加了“气础。40年束,冰川冻土学科在拿球变化、国家西部
候和冰冻圈计划(C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