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交通土地利用_覆盖变化驱动因子研究.pdf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第 21 卷 第 5 期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 . 21 ,No . 5 ,2008
北京市交通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研究
刀 , 周 丰 , 郭怀成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北京 100871
( )
摘要 : 为探讨北京市 1996 —2004 年交通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LUCC 驱动因子 ,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角度提出交通 LUCC 驱动
因子的概念模型 ;采用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相耦合的模型对社会经济技术及政策行为和城市环境污染状况等
驱动因子进行分析 ,其中入选的各社会经济指标与交通土地利用的相关系数接近或大于 09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 3 个公因
( )
子 ,第三产业回归系数最大 为 6132 ;直接采用多元回归法对其他类型土地利用状况驱动因子进行分析 ,其回归模型中居民
( )
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回归系数最大 为 099 ;采用定性分析法对城市生态承载力状况驱动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北京市
交通LUCC 的驱动因子分别是社会经济技术及政策行为 、城市环境污染状况 、其他类型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城市交通 ; 驱动因子 ; 多元分析 ; 生态环境 ; 北京
( )
中图分类号 : X2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6929 2008 05 - 0207 - 07
Driving Force s Analy si s of Tran sport ation Land U se Land Cover Change in
Beijing
DAO Xu , ZHOU Feng , GUO Huaiche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e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driving factors of traffic in Beijing from 1996 to 2004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rban integrated ecosystem , a conceptual model of traffic LUCC driving factors was established. Then , the approach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 of technology and policy factors
and cit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riv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electe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traf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