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

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赴北京挂职锻炼学习、工作总结 柳州市融水县和睦镇中学 吴意南 11月6日,带着一种使命,怀着一颗求知急切心情,我们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要到北京西城区先进学校,进行为期四十天的挂职锻炼学习。 在四十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每天都有所感,所思,所获。在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周,正值西城区第二届教育科研活动周,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每天奔波于各科研项目开放学校,聆听专家报告,参与课堂听课,参加评课,总想从这其中能得到更多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从而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 如今,回想这不平常的四十个日夜,有很多教育教学故事值得我去总结,现在,我把在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归纳起来,以便指导自己的工作。 一、挂职学校基本情况 我和融安县实验中学的韦萌才校长挂职的学校是北京市鲁迅中学。在紧邻北京市中心最繁华的西单商业区的新文化街,稍不经意,就会错过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一个融西欧古典风格与中国园林特色于一体的建筑群,悄然坐落于一片繁华与喧嚣之中. 这里就是占地15000余平方米,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京市鲁迅中学,这所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班,高中18个班,学校共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教师9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兼职教研员10人。是一所完全公立中学。从1901年的笃志学堂,经笃志女中,女八中,一五八中,到1996年被北京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这座庭院的一草一木,见证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百年沧桑,百年荣辱,清晰地折射进这所百年老校的每一天记忆,对于如此丰厚的教育资源,全校师生自然珍视如自己的生命,几经修缮,耗资千万,如今来到这里,看到的是青砖雕花,回廊相连,房舍错落有致,环境古朴典雅,校园内处处有鲜花悦目,鸟语盈耳,青春的身影比比皆是,朗朗的书声阵阵随风。全部竣工的校园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让学校一举夺下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校的光荣称号。    而尤其让鲁迅中学的师生引以为豪的,是这所学校骄人的历史。这里是原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校旧址。人类明灯之誉的鲁迅先生1923-1926年曾在女师大执教。校内有保存完好的鲁迅先生任教时为学生演讲的礼堂、讲课时的教室等珍贵的历史遗迹,礼堂现辟为鲁迅生平展室。鲁迅先生的夫人徐广平女士曾为当年反对封建教育的女师大风潮的中坚力量,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牺牲的鲁迅先生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两位烈士更是芳存千古的英雄。那沉勇而友爱的,永存和蔼和微笑的旧影是全校师生永远的珍藏。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生为刘、杨二烈士所建的纪念碑至今仍完好地矗立于校园的青松翠柏之间。碑上刻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撰《正气歌》中的名言:“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与典雅的环境、悠久的革命传统交相辉映的还有先进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塑胶跑道环绕的全封闭式操场,有装备先进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软件资料室、电子备课室及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称号的获得,标志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备跨世纪能力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除了硬件方面的不断完善,鲁迅中学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逐渐地形成了一系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德育办学特色。    自1958年学校迁入现校址后,历任领导和广大教师就坚持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全体学生,以弘扬鲁迅精神为己任,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为目标,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鲁迅精神在鲁迅中学灵韵飞动,代代相统,要让那份振奋人心的爱国情结在鲁迅中学得以充分释放。   自1977年起,学校明确把刘、杨烈士的事迹和鲁迅先生在校工作和战斗的情况列为该校一项传统的德育内容,作为该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每年新生入校,第一项活动内容就是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鲁迅生平展室;每年九月,初一新生都要进行刘和珍、杨德群大队旗交接仪式,三月十八日,都要举行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的主题纪念活动,高三年级学生则在纪念碑前举行庄重的成人仪式。少先队员坚持在鲁迅塑像前和纪念碑前站少年先锋岗。 二、学---增长见识 一个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校长,能有机会到祖国首都的先进学校,为期四十天的挂职学习,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难能,我倍感领导到我们落后地区教育的关心,同时,更让我感到责任之大,在学习挂职期间,我丝毫不敢怠慢,我必须得:想法去“探”,用心去“访”,仔细去“察”去“听”,真心去“读”,潜心去“写”,心里就是一个念:要认真学习,要时常反思,要悟出真谛。 想办法去“探”。初冬的北京寒意已盛,但此番寒意胜不过我内心的灼热,跨进北京鲁迅中学的大门,就有了家的感觉,家的温暖,严虹校长的盛情接待,让我这个农村“娃”感到有几分“羞涩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