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东、西方宇生成宙观
天体物理
(自然科学=基础物理〈 〉现象系列之十一)
物体物理
一、东方人对宇宙认识辩证思想突出
1、东、西方宇宙观有历史渊源
古代,东西方对天文研究产生的宇宙思想遥相呼应,表现互补性。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在《伟大的宇宙构造》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东方的《淮南子.天文训》则提出:“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漏漏,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扬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先天成而地后定。”。(平话解释:天地还没形成的时候不是完好的,有许多漏洞,因此称为“太昭”。道是道教的思想基础,认为宇宙是在这种虚无状态产生,天地的元气既有边又有根,清洁的气体上升成为天,混浊的气体下沉成为地,清洁之气容易组合,重浊之气很难凝结,因此,先形成天后形成地)。朱熹认为天地成于“气”:“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形成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的地球中心说。(平话解释:天地之气运行,反复磨擦,磨出许多渣滓,里边的不能出来,在中央形成地,清气在外形成天后,有日月星辰,绕地循环运转,地在中央不动,不是在天的下面)。《类经图翼.运气》。
对宇宙起源的认识,东西方哲学思想近似。东方古老的哲学思想对宇宙认识,是在“天圆地方”的“盖天”思想上起步,有过从“盖天”思想向“浑天”思想转变的过程。以张衡为代表的“浑天”思想最为显著。他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浑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率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一,则一百八十二度之五复地上,一百八十二度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之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毂之运也,周族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平话解释:天地就像鸡蛋,天像鸡蛋的外表,地像蛋黄在天之内,天地各有自己的气,既承载着水又浮在水上。周天是地转的365.25周,182.5度在地上表现,182.5度隐藏于地下。两半球各占据182.75度。天转就像蛋壳运转没有始终,它的形状不清楚,因此称之为浑天)。《浑仪注》。
关于宇宙的生成,张衡认为:“太素之前,幽清幽静,寂寞冥然,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滓,盖为道之极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混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有,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平话解释:在天地形成的五个运作过程中,“太素”之前,天地之气不运动,清静寂寞没有形象,这种虚无状态经过很久的时间。所谓天地之气,在运动中有了渣滓,就是到了道的始点,既然道有了根,便可以从无中生有、生出万物。从“太素”始,虽然万物萌发但是没有形态,因此与气相同,很难分清。这就是“道志”上说的:“有物混在气中的时候,先生出天,后生出地。”物在气体中虽然凝固但是没成形态,有快有慢无规则,在这种状态经过的时间很久。到物体有了形态的时候道就有了干,道有了干,物就可以形成体,天地的气到这时有了物体与气体之分,清气与浊气开始分离,清气在外边形成天,浊气在里边确定地;天体属阳性呈现圆形在外可以转动,地体属阴性在中央表现平静,运动的天给地予能量后,地在中央虽然平静但是与天合为一体,天地开始孕育万物,便有了真实的“道”) 。(张衡.《灵宪》)。从张衡天地生于道中的宇宙生成思想中可以看出,两千年前东方的哲学思想已经察觉,在宇宙生成、演化中有它自身的规律性。
关于宇宙生成的思想,邵雍的太极乾坤演化模式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矣。”(平话解释:“五运”到太极始形成一个新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天地分为阴阳两仪,阳性下交阴性,阴性上交阳性,生出东南西北的四象。阳性交阴性,阴性交阳性,生出天的东南西北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生出地的东南西北四象,这时形成八卦,八卦交错,开始生出万物)。《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东、西方宇宙观在“极”点上表现分歧
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老宇宙生成思想与西方现代宇宙生成思想作比较,两种宇宙观近似。西方宇宙生成思想的特点是,经过把观测到的星系、以及天体概况归纳在一起,合成现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