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402—1300型农用拖拉机履带底盘的设计王振峰设计方案说明书(履带式行走底盘).doc

n402—1300型农用拖拉机履带底盘的设计王振峰设计方案说明书(履带式行走底盘).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引言 1 1.1目的、意义 1 1.2 履带式行走底盘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1.2.1 国外的研究与发展 2 1.2.2 国内的研究与发展 4 1.3主要设计内容与关键技术 4 2 技术任务书(JR) 5 2.1 总体设计依据 5 2.1.1 设计要求 5 2.2 产品的用途 5 2.3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与主要技术参数 5 2.3.1 主要技术指标 5 2.4 考虑到的若干方案的比较 6 2.5 设计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7 3 设计计算说明书(SS) 7 3.1 结构方案分析与确定 7 3.1.1 履带式与轮式底盘的比较 7 3.1.2 结构方案的确定 8 3.2 履带式行走底盘总体的设计 8 3.2.1 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8 3.2.2 主要技术参数 9 3.3 履带车辆性能计算 10 3.3.1牵引性能计算 10 3.3.2 转向最大驱动力矩的分析与计算 13 3.3.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19 3.4 张紧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23 3.4.1 张紧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3 3.4.2 弹簧类别的设计与计算 23 3.5 液压系统的设计 25 3.5.1 液压系统及其动力计算 26 3.5.2 主要液压元件选型 29 4 使用说明书(SM) 32 4.1 产品适用范围及特点 33 4.2 型号说明 33 5 试验研究大纲(SG) 33 6 总结 40 参 考 文 献 42 致 谢 44 N402—1300型农用拖拉机履带底盘的设计 1 引言 1.1目的、意义 履带式拖拉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决定了它在农田机耕作业中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履带式拖拉机的接地比压相对较低,从51.8kW到118.4 kW的各型拖拉机的接地比压为30~50kPa,而同级别的轮式拖拉机接地比压要大的多。以96.2 kW拖拉机为例: 东方红1302 履带机接地比压(装推土铲)为47.7kPa;东方红1304 轮式机的接地比压约为104 kPa, 相当于履带拖拉机的二倍多。(1)整地作业。无论是粮作区还是棉作区的播前整地和耙地作业,农民普遍选择使用履带式拖拉机。原因是履带式拖拉机的接地压力小,不会对翻耕过的土壤造成多次反复的碾压。而轮式拖拉机在整地和耙地作业时轮胎在翻耕过的土壤上反复碾压造成对土壤的多次压实,不利于播种后种子生长发育。还有轮式拖拉机犁地作业时,一只后轮始终行走在犁沟中,轮胎对已耕地的反复碾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不利于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因此,据我们在南北疆的农户调查中,农民在整地、耙地作业时都愿意使用履带式拖拉机。在当地履带式拖拉机完成的作业量可达到总作业量的60%~70%。(2)播种作业。北疆的一些地域轮式拖拉机播种作业时后轮碾压的深沟造成种籽播种深度和覆土不一致,给播种质量带来极不利的影响,而且给后续的浇水作业也带来困难。因此,普遍选择履带式拖拉机播种。(3)几乎所有近山区种植粮油作物的农户毫无例外的选择履带式拖拉机。由于近山区的大部分耕地坡度较大,而轮式拖拉机在坡地作业时稳定性差、不安全、作业质量也差。农户普遍选择履带式拖拉机进行犁地、耕地、耙地作业。棉花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农户耙地作业仍然普遍选择履带式拖拉机。主要原因仍然是轮式拖拉机碾压土壤严重。 因此,综合考虑本设计围绕履带式行走底盘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设计及创新。 本设计主要以参考农业机械为主,并且相应的履带为橡胶履带结合现有的底盘进行的设计。适用与我国北方旱地,特别是平原地区。在坡度不大的山区也可使用。 1.2 履带式行走底盘设计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外的研究与发展 1986 年W. C. Evans 和D. S. Gove 公布了在硬地面和已耕地上,1种橡胶履带与1 种四轮驱动拖拉机牵引性能的实验结果。在相同的底盘结构情况下,橡胶履带牵引效率与动态牵引比高,在已耕地和硬地面上其最大牵引效率是85%~90%,四轮驱动拖拉机是70%~85%。1988年D.Culshaw试验对比了摩擦驱动橡胶履带车辆和子午线轮胎驱动拖拉机,橡胶履带的拉力比轮式多25 %。同时对比了装橡胶履带的小型自卸车和类似重量的传统拖拉机,试验表明履带自卸车是轮式拖拉机拉力的2倍并且在软土上车辙小得多。在支撑良好的情况下,橡胶履带与钢履带性能相似。 1990 年J . H. Esch ,L. L. Bashford ,K. Von Bar2gen ,R. E. Ekstrom 在Nebraska 大学1986年与1987年实验结果基础上,评价和对比了橡胶履带拖拉机与四轮驱动拖拉机在4 种地面(未耕、已耙过、已犁过燕麦茬地和玉米茬地)的牵引性能(动力牵引比、牵引系数与打滑率的关系)。对比的橡胶履带拖拉机质量为13 970 kg,履带宽635 mm ,10

文档评论(0)

FDA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