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梦县曲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VIP

湖北省云梦县曲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阳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张群 审题人: 张文峰 说明:本试卷一共六个大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答案全部书写到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B.? C.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萧索 流殇曲水 光阴虚度 B.C.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 B. C.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B.C.D.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孔子还将“仁”的思想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 B. 雨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他的“美丑对照”原则,小说中的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不堪,但是心灵高尚。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 D. 巴金的《家》成功地塑造了觉新、觉慧等主要人物,也刻画了其他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敢于以死抗争的丫环鸣凤,善良厚道的瑞珏,荒淫的假道学冯乐山。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国学”一词,始之清末。当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称“新学”、“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将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如今我们所说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包括儒、兵、法、墨、道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们从不同层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做人处世,熏陶着历代国人。从广义上讲,中国古代的人文和学术,如政治、历史、思想、哲学、经济、地理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涉及的范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国学对个人而言是培养君子气质和人格魅力,对社会来说则有构建道德价值体系、提升人文底蕴、激发爱国热情之功。国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与力量,它启迪人们治国之良方、成功之秘诀、人性之弱点、处世之要旨。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国学热”的兴起反映出中国思想文化界和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有几次大的断裂。赛先生、德先生猛烈冲击传统文化,在当时是一种进步,但也造成文化的裂痕;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如“摧枯拉朽”,将传统文化“扫地出门”。从“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惨痛的教训值得国人永远铭记。 平心而论,国学不能包揽天下、医治百病,不可能完全解决现在的道德滑坡、人心浮躁和观念虚无等问题。何况,国学毕竟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价值观,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乃至糟粕。譬如“孝文化”,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其中的“孝道治天下”就有悖于今天“依法治国”的原则,如果我们把这些囫囵吞枣照搬过来,那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了。国学中的某些知识也有违普世真理和现代科学知识,经史子集中某些名人之言,也缺乏逻辑性与科学性。只有采取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国学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对国学持什么态度,其“热度”究竟能持续多久,关系到我们该建立怎样的文化体系的大问题。现在社会上对文化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基本上看不起国学,认为它们过时了;另一种认为只有自己的才好,对西方的思想观念基本采取排斥态度。不消说,这两种态度都是偏颇的、错误的。既传承国学优良传统,又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选自马承钧《仰望中国的“月亮”》,有删节) 【注】赛先生、德先生:指对科学(Science)和民主(Democracy)的一个形象的称呼,是“五四”运动重要的两面旗帜。 .下列对“国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研究始于清末,具体指区别于欧美学术的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叫“旧学”、“中学”。 B.国学中的儒、兵、法、墨、道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从不同层面论述了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