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doc
第四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误差:测定结果与待测组分的真实含量之间的差值。
真值T (True value)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真值是未知的、客观存在的量。在特定情况下认为是已知的:
1、理论真值(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2、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量、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3、相对真值(如高一级精度的测量值相对于低一级精度的测量值)
例如,标准样品的标准值
分类:
㈠、系统误差: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在重复测定中,总是重复出现,使测定结果总是偏高或偏低
特点:
重现性: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定时会重复出现
单向性: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
可测性:数值大小有一定规律
原因:
方法误差:是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或有缺陷而造成的,如:滴定分析中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和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分析中干扰离子的影响未消除;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而产生的误差。
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准确造成的。 如:天平两臂不等,滴定管刻度不准,砝码未经校正。
试剂误差:所使用的试剂或蒸馏水不纯而造成的误差。
主观误差(或操作误差):由操作人员一些生理上或习惯上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如:终点颜色的判断,有人偏深,有人偏浅。重复滴定时,有人总想第二份滴定结果与前一份相吻合。在判断终点或读数时,就不自觉地受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
㈡、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有不固定的因素引起的,是可变的,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
特点:大小不确定,方向不确定,无法控制和测量。
规律:符合正态分布
二、准确度与误差
准确度:真值是试样中某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测定值X与真值T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值愈接近,其误差(绝对值)愈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愈高。因此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标志。
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Ea=x-T(如果进行了数次平行测定,X为平均值)
相对误差:
误差有正、负之分。
当测定值大于真值时误差为正值,表示测定结果偏高;
当测定值小于真值时误差为负值,表示测定结果偏低;
三、精密度与偏差
精密度:一组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称为精密度
表示方法:用偏差表示
如果测定数据彼此接近,则偏差小,测定的精密度高;
如果测定数据分散,则偏差小,测定的精密度低;
⑴、绝对偏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绝对偏差:di=xi-(i=1,2,…,n)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dr=%
使用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比较简单,但这个表示方法有不足之处,因为在一系列的测定中,小偏差的测定总是占多数,而大偏差的测定总是占少数,按总的测定次数去求平均偏差所得的结果偏小,大偏差得不到充分的反映。所以,用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方法在数理统计上一般是不采用的。
⑵、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总体:一定条件下无限多次测定数据的全体
样本:随机从总体中抽出的一组测定值称为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测定值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大小或样本容量。
若样本容量为n,平行测定数据为x1、x2、 …、xn,则此样本平均值为x=
当测定次数无限多时,所得的平均值即总体平均值μ
=μ
当测定次数趋于无限时,总体标准偏差σ表示了各测定值x对总体平均值μ的偏离程度:
σ= σ2称为方差
但一般情况下μ是不知道的,故只有采用样本标准偏差来衡量该组数据的精密度,从而表示各测定值对样本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样本的标准偏差:
S =
n-1称为自由度,用f表示。
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能更灵敏地反映数据的精密度。P47例
两组数据:
9.6,9.7,9.7,9.8,10.0,10.1,10.2,10.2,10.3,10.4;
9.3,9.8,9.8,9.9,9.9,10.0,10.1,10.2,10.3,10.5。
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Sr=
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如果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出容量相同的m个样本,由此可以得到一系列样本的平均值。实践证明,这些样本平均值也并非完全一致,它们的精密度可以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衡量。显然,与上述任一样本的各单次测定值相比,这些平均值之间的波动性更小,即平均值的精密度较单次测定值的更高。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常用样本的平均值 对总体平均值μ进行估计。统计学证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与单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之间有下述关系。(n→∞)
()
对于有限次数的测定则:
Sx = 样本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由上式可知: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定的精密度。
⑷、极差:又称全距,是测定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盗门破拆应用技术课程介绍讲解.docx VIP
-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pptx VIP
- 海水 G-F-降B-降E-降A调正谱 虎门销烟 刘岩.pdf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 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docx VIP
- 英语国家概况Unit14_Post-WWII_American_Foreign_Policy.ppt VIP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24版-附.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4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招才引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拟引进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