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历史与社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 历史与社会.doc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巧用教材 设计教学活动 [摘要] 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案,既改造教材,又对内容进行次序上的变移,各环节内容的定量与时间安排妥当。老师能最优地组织教学过程,尽量减少时间消耗,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 巧用教材 变移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 一、研究背景 这是年轻教师准备的在普通学校上的“公开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能更快激起他们的求知热情。 二、研究主题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课程理念 三、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目的内容 四、研究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知道日本侵华战争使蓄意已久的,通过七七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日本从局部侵华走向全面侵华。 (2).能够以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为例,说明日本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历史图片和史料的分析,了解日本从局部侵华走向全面侵华的过程。 (2).通过合作探究、视频赏析说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情感 2.教学重点:知道七七事变的重要影响 3.教学难点:知道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视频赏析 5.针对的问题: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电视、电影,会被认为是经过丑化的,影响效果不一样。 6.学生的需要: 历史史料、图片和真实的视频直观再现。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 视频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卢沟桥——历史的见证 【新课教学】 (一)七七事变 出示图片:卢沟桥 教师提问: 1937年7月7日在这座桥上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令国人铭记? 自主学习:“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影响 (二)淞沪会战 出示材料《一二八淞沪会战图》 教师提问:根据会战图,描述淞沪会战的过程及结果。 学生讲述上海沦陷后日军的侵略路径。 (三)日寇侵华行为 出示材料:南京大屠杀视频 教师提问:在侵略南京时,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对此你有何感想? 合作探究 资料1:东史郎是当年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为了把历史真相告诉世人,他公开发表了侵华期间的日记,期中包括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为此,他遭到了日本右翼分析的威胁和迫害。 资料2:对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分子编撰的教科书中这样描述:“这是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他们称此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这套教科书在日本已经被审查通过了。 思考1:根据上述资料,述说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 思考2:举出若干个事实,批驳他们的荒谬言论。 教师提问:结合书本说一说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期间还犯下了哪些罪行? (四)课堂小结 :毋忘国耻,珍爱和平 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思考:国家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意义是什么 尾声:南京大屠杀纪念广场的雕塑及悼文 【课后评价与反思】 (一)评价 该老师上课时的语言清晰、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泼有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1.能激发学生的共鸣 通过视频、地图等直观地来展现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学生的愤慨。 2.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师生在合作交流中的情感因素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包括学生个体对事件的理解,学生情感的发挥,交流过程中的和谐氛围,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否最大限度的得以展现等。 3.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 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小结过于简单,形式单一。 (二)反思 本节课中还有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讲述七七事变时没有提到中国二十九军的反抗。 2.“在侵略南京时,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应改为“日本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更合理。 3.合作探究中的两个资料都来自于书本,再加上课外资料或视频会更详实。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材料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共鸣,最好还能延续。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们课例研究成员进行了认真分析,重新修改了教案,进行授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授课效果。 二次授课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课 教师:再过几天就是12月13日了,国家将要举行公祭日纪念活动,历史上的12月13日发生过什么事呢?——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问: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学生:1937年。 教师:展示图片 请不要忘记——1937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